2020年高考語文作文:揭下面紗,顯露真容——怎樣深刻
2020-06-28 14:39:46網絡整理
揭下面紗,顯露真容——怎樣深刻
“透過現象看本質”是高考語文《考試說明》對發(fā)展等級作文的要求之一。怎樣做到透過現象看本質呢?
1.探究并揭示現象存在的背景。
在自然的存在的生活背景中找到必然的合理性。我們還可以用提供背景的方法,凸現事物的本質。在作文中,用“這樣的背景下”做引語,給看似一般的事物提供一個背景,相形之下,事物就會有不同的意義。請看習作《說“一擲千金”》是怎樣運用這種方法的。
說“一擲千金”
……
有了錢怎么花,似乎是個人的事。但盤算怎么個花法,卻鮮明地反映出人的追求、人的境界。如果把一擲千金、揮金如土的做法放到精神道德建設和我國剛解決溫飽這個大背景下加以考察,就更耐人尋味。這種奢侈之風正在污染著社會環(huán)境,污染著社會主義的人際關系。
……
如果我們把目光從燈紅酒綠的豪門貴宴移到農舍窯洞,警惕拜金主義的話題會變得更加沉重。改革開放給我們這個十幾億人口的國家?guī)砹饲八从械拇笞兓F在還遠非黃金鋪地。我們人均還不到1000美元,在全世界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的排名榜上,我們的座次僅僅是第幾十位,光是在我國的中西部地區(qū),就有許多農民仍在為溫飽問題發(fā)愁。河北一個失學的孩子,天天在家扎掃帚,想湊夠不過四五十元學費。對比之下,那種一擲千金的“瀟灑”,該是多么不協(xié)調!
……
以上選段,把“我的錢該怎花你管不著”這一看似有理的論調,放到我國具體國情的大背景下,對比之中,揭示事物的本質。
再舉一個通過比較分析來揭示事物本質意義的例子:
……
據報載:不少地方盲目大建豪華公寓,動輒幾十萬元、上百萬元一套。大款人數畢竟有限,工薪階層又買不起,于是整幢整幢地閑置在那里,占用了大量資金,形成“有人沒房住,有房沒人住”的浪費現象。
如果說名人故居和古籍字畫這些中華民族的寶貴遺產真的是因財力有限而無法保護的話,那么投在豪華廳堂館所和那些華屋豪宅的錢又是哪來的呢?據統(tǒng)計,真正屬于外資和私人投入的很少,絕大部分是公款投入不當造成的。一方面是珍貴古籍處在“塵泥滲漉,雨澤下注;每移案,顧視無可置者”的境地。另一方面,又是華屋豪宅“蜂房水渦,矗不知其幾千萬落”。這一無一有、一陋一豪,我們不難看出來某些決策者嚴重扭曲的價值觀。
上文選段通過比較分析,揭示了事情的本質意義,達到了深刻說理的目的。
2.探究并揭示現象的特殊意義。
有的現象,超出了一般的常識,表現出了某種反常,但是這種特殊或者這種反常,蘊含著異乎尋常的道理。特殊之中包含著必然。揭示這種反常的現象與必然之間聯系,也就揭示了現象背后的本質。例如,2005年高考河南考生寫的《生命的奇跡》中的一段:
曾經有一位美國小女孩,從小想當一名演員。媽媽把她送進了當地最有名的演出學校?墒,不久卻收到了這樣一個通知:“我們學校的每一名學生都是特別優(yōu)秀的演員,但從沒有見過像你女兒天賦這樣差的學生,我們請她退學。”就這樣,這個小女孩最初的夢想不僅被打破碎了,她的心靈也受到了嚴重的打擊,可她并沒有就此放棄。在媽媽的支持下,她進了一個劇團,別人不準她上臺表演,她就只跟著排練,劇團的每一場表演,她都去排練,既便沒有上臺的機會,她也為此感到高興?擅\終不能讓她如愿,十幾年后,她又因為患上一種疾病,一條腿無法活動。想要表演的夢想,使她沒有被疾病打倒,她堅持鍛煉,堅持表演,她不僅征服了她的腿,并且在40歲,第一次如愿以償地登上了舞臺,并取得了成功。第二次,在艾森豪威爾的邀請下,伊利沙白親臨現場,擁有萬名觀眾,第三次,第四次……
她就是著名的演員露茜利?鮑爾,她的人生是多么的不可思議,在她小時候,沒有人會料想到她會登上舞臺并取得這樣的成就,沒有人會覺得她當演員是情理之中。有人會覺得,她的成功像一個奇跡,可誰又清楚地知道這樣一個“奇跡”,是誕生在多少個辛苦的排練,痛苦的嘲笑中的?就像險峻的高山攔不住洶涌的河流,洶涌的河流了攔不住她頂風前進的孤舟,就像平靜的秋色攔不住冷冰冷冰的寒風,冰冷的寒風也攔不住她尋找春天的足跡。是她“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的堅強筑就了她的“奇跡”,是她“任爾東南西北風”的執(zhí)著,使她成功為情理之中。
露茜利?鮑爾是個用生命創(chuàng)造奇跡的非凡的人物,她用挑戰(zhàn)命運的動人故事譜寫一曲堅強的人生之歌。她遭遇的種種不幸,以及在遭遇種種不幸之后創(chuàng)造的驚人的成就,確實有些讓人難以置信,然而,考生能夠發(fā)掘出她輝煌生命樂章背后的執(zhí)著和堅強,露茜利?鮑爾的生命奇跡的必然因素。生命,就是用不屈的頑強把看似不可能的事做到成功;生命中的奇跡,看似平常意外,其實都是在情理之中。
3.探究并揭示現象的本質危害。
用聯系的觀點分析事物,注意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系,學會由此及彼地分析事物,能夠分析出現象的本質危害。
試看習作《戒貪養(yǎng)廉》一文是怎樣用聯系的觀點,揭示“貪”的根源和危害的。
貪從何來?康德說:“貪是人類內心對外界事物無止境的欲望。”一個“無止境”,道出了貪者的心理源頭。對某些事物的追求, 是人們正常的內心需要,正如饑餓者渴望能夠飽餐一頓,貧窮者渴望得到一筆財富一樣,本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倘若一個饑餓者在享受一頓美餐之后,還想要一座銀山,貧窮者在得到一筆財富之后,還想要一座金山,這便是“貪”了,因為他的希求超出了一定的限度而變成無休止的奢望了。不要小看這種欲望,它包羅萬象,名目繁多:有人貪色,有人貪財,有人貪酒……凡是沾上這種習氣的,小則毀了自己,大則禍國殃民,貽害無窮。古往今來,這方面的例子舉不勝舉,唐后主李煜,貪戀絕色佳人,最終落得“垂淚對宮娥”“北面為臣虜”的可悲結局。
這段議論,緊密圍繞一個“貪”字,抓住事物之間的聯系性,析因論果,深入發(fā)掘“貪”字的思想根源,揭示“貪”字對個人和社會的的嚴重危害,議論周嚴而富有警示作用。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高考預測、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jié)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