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qū)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nèi)蒙古

東北地區(qū)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qū)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qū)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qū)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qū)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qū)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wǎng)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高考資源網(wǎng) > 高中教案 > 高一化學教案 > 高一化學教案:《氯氣的實驗室制法》教學設計(4)

電子課本

高考真題

高考模擬題

高中試卷

高中課件

高中教案

高一化學教案:《氯氣的實驗室制法》教學設計(4)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2018-11-25 11:13:39

  5、氣體的除雜

  通過教師講解:氣體除雜常根據(jù)所含雜質氣體的性質,選擇適當?shù)墓腆w或溶液作為

  吸收劑。Cl2中混有的HCl可通過飽和食鹽水除去。

  通過引導學生思考:按照課本上的裝置制得的氯氣是否純凈,可能含有什么雜質?

  學生根據(jù)濃HCl的性質分析后可以得到結論:含有水和HCl氣體。我們可以用以下裝置和試劑除去。

  學生思考進氣口位置和兩個洗氣瓶的連接順序,通過正確的選擇,引導學生進行有序思考。

  用投影給完整的裝置及實驗操作步驟。

  以上是在實驗室中常規(guī)裝置和作法,在高考中對實驗的考查往往源于課本,又要高于課本,多數(shù)考查對實驗裝置進行改進和創(chuàng)新引入環(huán)節(jié)三:實驗裝置的改進與創(chuàng)新。

  1、發(fā)生裝置:

  提出問題:在實驗進行過程中發(fā)生裝置中的濃鹽酸有時不能順利滴下,大家想想原因是什么?

  學生討論:可回憶制H2 過程中關閉活塞后的變化情況。

  小結:隨著反應的進行,燒瓶內(nèi)生成的氣體越來越多,壓強增大,使分液漏斗內(nèi)的壓強小于燒瓶內(nèi)的壓強,從而使?jié)恹}酸不能順利滴下。

  追問:若想避免此種情況出現(xiàn),可做如何改進?

  若學生回答不出,可引導學生去如何消除壓強差。

  演示實驗:在一裝有水的塑料瓶底扎一小孔,當水不再往下滴時,打開瓶蓋,水便順利滴下。

  學生回答,老師點評。

  投影:改進后裝置

  過渡:投影2、能否用排水法?

  學生若不能回答,此時就勢引導學生:如果將“水”字改為“液”字呢?

  可啟發(fā):剛才同學們已經(jīng)分析了氯氣之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的原因是氯氣能溶于水,如果氯氣在某一液體試劑中溶解度特別小,也就是難溶于該種試劑,那能否用排該試劑法收集呢?

  就勢引出:剛才在除雜時用到的飽和食鹽水就是一種符合要求的試劑,所以也可用排飽和食鹽水來收集氯氣。

  設問:排水法是否只能在水槽中進行?

  學生討論:

  投影:瓶口向下排液裝置與瓶口向上排液裝置

  讓學生討論兩種情況下的進氣口和出液口

  投影:改進后的排空氣法集氣裝置

  讓學生分析瓶口向下和向上兩種情況下的進氣口和出氣口

  3、尾氣吸收

  尾氣的吸收中怎樣改進吸收效果更好(聯(lián)系生活中實際,比如養(yǎng)金魚用的氣泡發(fā)生裝置)。

  投影:多孔吸收裝置

  讓學生討論是否還有其他處理方式。

  強調:為了避免污染環(huán)境,對于有毒和易燃氣體,無論是氣體制備還是性質實驗都必須有尾氣處理裝置。

  投影:

 。ㄈ┱n后小結:1、實驗室制Cl2的原理

  2、裝置的選擇及順序:發(fā)生、凈化、收集、尾氣處理

 。ㄋ模┓答伨毩暎豪孟聢D所示裝收集以下4種氣體(圖中燒瓶位置不得移動):

 、貶2②Cl2③CH4④HCl

  (1) 若燒瓶是干燥的,由A 口進氣,可收集的氣體有

  (2) (用數(shù)字表示)______;由B口進氣,可收集的氣體有______

  (3)若燒瓶充滿水,可收集的氣體有_____,這時氣體由___口進入。

  (4)若在燒瓶內(nèi)裝入濃硫酸進行干燥氣體,則可用此裝置的氣體有_

  _________,這時氣體由_____口進入。

 。ㄎ澹┱n后作業(yè):A、質量檢測 64-65頁 基礎練習

  B、裝置的進一步創(chuàng)新改進

  七、課堂評價

  1.本人的教學理念是“授之以漁,自主發(fā)展”。本節(jié)課對如何使學生自主的獲取知識,探索知識的形成過程進行了嘗試。師生交流、生生交流得到加強。教學內(nèi)容的設計,既加強了知識的系統(tǒng)性與科學性,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能力,滲透了教育的思想。教學過程的實施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對學生學習方法的開辟起到了拋磚引玉的作用。

  2.本人在“裝置的創(chuàng)新改進”環(huán)節(jié),為了突破難點,做了一個隨堂小實驗:在一裝有水的塑料瓶底扎一小孔,當水不再往下滴時,打開瓶蓋,水便順利滴下。此實驗利用學生熟悉的物理知識引導學生去考慮消除壓強差,既激發(fā)了學生興趣又開拓學生的解題思路

收藏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shù)線

專業(yè)分數(shù)線

京ICP備10033062號-2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高考網(wǎng)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2 m.0v2773b.cn . All Rights Reserved

知識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