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教案:《游褒禪山記》優(yōu)秀教學設計(三)(4)
來源:網絡整理 2018-11-22 22:23:44
第三課時
一、檢查背誦和重點字句的翻譯理解
二、齊讀第四小節(jié)
1、 第四小節(jié)有什么作用?
明確:交代了同游者的籍貫、姓名和字,作記的時間和作者的籍貫和署名。
補充廬陵蕭君圭君玉:古代我國對人的稱謂比較復雜。(1)直稱姓名(2)稱字、號、齋名、謚號(3)稱官名、爵名(4)稱籍貫。有時幾項兼稱,這種稱謂一般是先稱官名,次稱籍貫,后稱姓名字號。
至和元年:宋仁宗登基第一年。古代我國最早的紀年法是用王公即位的年次表示,叫年號紀年法。
2、總結本文寫作特色
明確:因事見理,敘議結合。本文前兩段記游山,后兩段發(fā)議論,前面的記游處處與后面的體會有關,后面的議論又緊扣前面的游山經歷。前后呼應,結構謹嚴,具體生動,淺顯易懂
3、講解課后練習
三、交代同游者的籍貫、姓名和字,作記的時間、作者的籍貫、署名
難句補充
1.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
這是一個連鎖復句,用“……愈……,愈……,……愈……”來表示這種關系。第一個分句“入之愈深”是條件,第二個分句“其進愈難”是緊承這個條件所產生的結果。在這里要注意幾個分句的主語是不相同的,第一個分句的主語是“余與四人”,因承上省略,第二個分句的主語是“其進”,“其”是指代第一個分句,第三個分句的主語是“其見”,“其”是指代第一、二分句。這句可以譯成這樣:進洞越深,那往前進就越困難,可是看見的東西就越新奇。
2.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這是一個“……者,……也”表判斷的句式。謂語部分的“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又是一個判斷句式。“乃”是判斷詞,課本上把“乃”注作“是”這是對的。但又說“乃”在這里有“在”
的意思,這似乎缺乏根據?磥磉@是編者隨文意譯,而這樣的意譯是不妥當?shù)。因?ldquo;乃”在辭書里,并不作動詞用。“華山之陽”譯作“在華山的南面”的“在”,只是在翻譯時根據前后文的意思添加進去的。這句話可以說成“以其乃在華山之陽名之也”,可見有沒有“在”字,“乃”是判斷詞。在這里還要注意:“乃華山之陽”是原因,“名之”是結果。“名”在這里充當動詞使用,釋為:稱或叫做。整句可以翻譯為:所謂華山洞的說法,是因為它是在華山的南面才這樣稱呼它。
3.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
這是個翻譯時難度較大的句子。除了課文上的注釋,還要弄清楚①于:從。“于仆碑”就是從倒下來的石碑上。②謬:是由形容詞充當使動。“謬其傳”就是使那流傳的情況弄錯。③名:名詞充當意動,后面省略賓語“之”。“莫能名者”就是沒有人能以之為名,可意譯為:沒有人能正確地稱呼它們。整句譯成現(xiàn)代漢語是:我從倒下來的石碑上,又因而感嘆那些古籍不存在了,后代人就使那流傳的情況弄錯,沒有人能正確地稱呼它們,這種情況怎么說得完呢?
按:有人把“古書之不存”的“古”解作前人,古代。“書”是刻寫的意思,“之”代碑文,“不存”是漫滅,磨滅。意思是前人刻的碑文磨滅了。這樣理解就回應開頭的碑文漫滅,造成后人“謬其傳而莫能名者”,從而發(fā)出無限感慨。亦通。
教學后記:課文比較長,但是可以有一個明顯的特點:敘述和議論緊密的結合在一起,在解析課文的時候,把記敘和相對應的議論部分結合在一起講解,這樣讓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的寫作上的特色,而且當時講析的時候容易體會文章敘議之間的聯(lián)系,使學生能夠深刻感受到文章語言的簡潔和凝練,這樣文章的思路也非常清楚。背誦當中,特別使文章的第三小節(jié),文中的連詞和語氣詞特別多,在講析的時候可以區(qū)分一下“矣、也、焉”等語氣詞,幫助學生提高背誦的準確程度。
板書:
游褒禪山記
一、介紹褒禪山的概況
名字的由來――禪院――華山洞――仆碑 治學要深思慎取
二、記游華山洞的經過
1、前洞 夷以近,則游者眾
2、后洞 險以遠,則至者少
有志
3、游后洞的經過 有力 正反對比,強調“志”的重要性
有物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shù)線
專業(yè)分數(shù)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