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qū)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東北地區(qū)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qū)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qū)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qū)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qū)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qū)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高考資源網 > 高中教案 > 高二歷史教案 > 高二歷史教案:《從蒸汽機到互聯網》教學設計

電子課本

高考真題

高考模擬題

高中試卷

高中課件

高中教案

高二歷史教案:《從蒸汽機到互聯網》教學設計

來源:3edu教育網 2018-11-15 17:04:48

  【課前導學】

  一、“蒸汽時代”的到來把握兩點

  1、蒸汽機出現:紐科門制造大氣壓力蒸汽機,主要用于礦井抽水,但不能作為動力機普遍安裝。

  2、瓦特制成“萬能蒸汽機”:①過程:冷凝管蒸汽機,減少熱量浪費,效率成倍增長;將蒸汽機的動力臂由原來的直線運動改為連續(xù)均勻的圓周運動。②意義:解決了工業(yè)發(fā)展中的動力問題;促使工業(yè)革命轟轟烈烈地展開,出現了發(fā)明和使用機器的熱潮;推動人類社會進入“蒸汽時代”。

  二、“電氣革命的出現”把握四點

  1、科學家對電的不懈研究:①法拉第發(fā)現電磁感應現象;②西門子發(fā)明發(fā)電機和格拉姆發(fā)明電動機。

  2、電力成為主要動力原因:①發(fā)電機的完善和改進;②長距離輸變電技術的成熟;③電力的巨大優(yōu)勢。

  3、使用電力新發(fā)明:電燈、電話、電車、電影和無線電報等。

  4、意義:①社會生產力大幅度提高;②社會結構和世界形勢的改變;③社會財富的大大增加和人們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三、“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把握兩點

  1、互聯網誕生:①直接原因:美蘇爭霸需要。②發(fā)展為全球信息網:20世紀90年代以來。

  2、信息化社會到來:為人類提供了極其豐富的信息源,是人類進入信息化社會的顯著標志。

  【整合拓展】

  一、“蒸汽時代”的到來

  1、蒸汽機:⑴原因:傳統(tǒng)的畜力、風力、水力不穩(wěn)定;生產力的發(fā)展呼喚著普適高效新動力的支撐與推動。⑵發(fā)明:①紐可門:制成礦井排水蒸汽機;②瓦特:裝有冷凝器單動式蒸汽機;制成聯動式蒸汽機。

  2、意義:⑴19世紀三四十年代,人類進入“蒸汽時代”。⑵出現機器大工業(yè)工廠,真正意義上的社會化大生產逐漸形成。⑶蒸汽動力在交通運輸工具上的應用,如1807年美國富爾敦制成汽船;1814年英國人史蒂芬孫(被稱為“鐵路機車之父”)發(fā)明蒸汽機車。世界上第一鐵路就是他在1825年主持修建從斯托克頓到達靈頓鐵路。

  在瓦特訃告中,對他發(fā)明的蒸汽機贊頌道:“它武裝了人類,使虛弱無力的雙手變得力大無窮,健全了人類的大腦以處理一切難題。它為機械動力在未來創(chuàng)造奇跡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將有助并報償后代的勞動。”

  二、電氣革命的出現

  1、法拉第:1831年發(fā)現電磁感應現象,為發(fā)電機的研制奠定了理論基礎。

  ★法拉第的貢獻:惠及每個人……不能用金錢衡量其偉績,如果硬用金錢衡量的話,有人說過超過全球股票價值,比他名氣大的人還有:如牛頓、愛因斯坦,但就對人類直接貢獻來說,最大應屬于法拉第以及發(fā)明青霉素的弗來明,沒有人能同太陽比光輝,設立太陽節(jié)也不行,但是法拉第確實給人類帶來光明動力。

  2、其他發(fā)明:①美國富蘭克林:18世紀造出避雷針;②意大利伏打:19初發(fā)明電池;③1837年,美國人莫爾斯發(fā)明有線電報。④發(fā)電機不斷完善的同時,長距離輸變電技術日趨成熟。

  3、意義:⑴資產階級開始確立對世界的統(tǒng)治;⑵促成壟斷組織的形成;⑶城市面貌和人們社會生活發(fā)生巨變。

  ★第一次工業(yè)革命后出現的新交通工具是汽船、火車;第二次工業(yè)革命后出現的新交通工具是汽車、飛機。

  三、信息技術的發(fā)展

  1、發(fā)展:⑴第一臺電子計算機出現:1946年美國;⑵互聯網產生:1969年(美國四個站點:即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和圣巴巴拉分校、猶他大學、斯坦福研究所);⑶全球信息網:20世紀90年代以后。

  2、意義:⑴互聯網進一步發(fā)展成為全球信息網,人類跨入“信息時代”。⑵第一、二、三、四媒介分別是指報紙、廣播、電視、電子媒體。(可記為“一報二播三視四網”)

  ★20世紀40、50年代開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以計算機、原子能、航天技術、生物工程等為代表。它的出現既是由于科學理論出現重大突破,一定物質、技術基礎的形成,也是由于社會發(fā)展的需要,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和戰(zhàn)后各國對高科技迫切需求的結果。第三次科技革命至今仍在進行中。

  ★物理學與三次科技革命:①第一次:牛頓力學發(fā)展,推動蒸汽機廣泛使用;②第二次:法拉第發(fā)現電磁感應現象,促進電力的廣泛應用;③第三次:相對論等科學理論的提出,推動計算機、核能技術的發(fā)展。

收藏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yè)分數線

京ICP備10033062號-2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高考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2 m.0v2773b.cn . All Rights Reserved

知識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