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文言文句子翻譯的方法2
來源:高考網(wǎng) 2009-08-22 18:49:36
例如:
(五)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托于趙?……老臣賤息舒祺,雖少,愿未及填溝壑而委之。(《戰(zhàn)國策》)
(六)此相國之手植者。自相國捐館,他人假居,由是筐篚者斬焉,慧帚者刈焉,刑余之材,長無尋焉,數(shù)無百焉。(《養(yǎng)竹記》白居易)
古人一般情況下,諱病諱死,所以不直接說出“死”這個字眼,而且根據(jù)死者的地位,又有許多“等級”的表述。這種“委婉”的說法我們今天也使用,只是沒有古人那么繁文縟節(jié),那么等級鮮明。這類“委婉”,我們翻譯時一般均可以直接地譯成“死”的意思。
(七)若以越國之罪為不可赦也,將焚宗廟,系妻孥,沉金玉于江。有帶甲五千人,將以致死,乃必有偶,是以帶甲萬人事君也。(《國語》)
古人在下對上(臣對君、晚輩對長輩、妻對夫等)的對話中,在涉及違背道德的事情上,在外交辭令的交流時,往往大量地使用委婉語言。畫線的內(nèi)容意思是“有全副武裝的兵士五千人,如果將他們致于死地,那么一個就可以頂上兩個,這樣就等于用一萬名戰(zhàn)士來同你作戰(zhàn)了”。這樣說,在外交辭令上既堅持強硬有理的尊嚴(yán),又顯得委婉恰當(dāng)。高中課文《秦晉殽之戰(zhàn)》較多地出現(xiàn)“委婉”的用法。這類“委婉”,我們翻譯時要把“真情”直接翻譯出來,使得整個句子的含義通順、清楚。
委婉的方法較多地運用于人物的語言中。由于說話人身份的不同,說話人之間地位的不同,說話時環(huán)境場合的不同,以及禮節(jié)、習(xí)俗的不同,委婉語在文言文中相當(dāng)普遍。翻譯時一定要把委婉的“豪華”外衣脫去,把文意的“真情”翻譯出來。
翻譯“委婉”語,以“準(zhǔn)確”、“清楚”為遵循的準(zhǔn)則。
文言文中涉及到的修辭以及文化,往往是與作者所在的特定的歷史條件相吻合的,所以在翻譯句子的過程中,不能忽略了文章(作者)所處的歷史背景。
切記:修辭、文化、歷史一個也不能少。
相關(guān)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xué)·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shù)線
專業(yè)分數(shù)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