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tǒng)編版2023-2024學年高一語文上學期期末考點大串講古代詩歌閱讀原卷版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2024-12-24 21:41:06
統(tǒng)編版2023-2024學年高一語文上學期期末考點大串古代詩歌閱讀原卷版
。2023上·甘肅天水·高一?计谀╅喿x下面這兩首詩,完成下面小題。
芣苢
《詩經(jīng)·周南》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鄉(xiāng)村四月
。鬯危菸叹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guī)聲里雨如煙。
鄉(xiāng)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1.下列對詩歌理解不正確的一項( )
A.《芣莒》采用了比興的表現(xiàn)手法,描寫了一群勞動婦女采芣苢的情景。
B.《芣莒》全詩結構上的主要特點是重章疊句,在看起來很單調(diào)的不斷重疊中,產(chǎn)生了簡單明快、往復回環(huán)的音樂感。
C.《芣莒》通過采、有、掇、捋、袺、襭等動詞的變換生動的表現(xiàn)了采摘野菜越采越多直到滿載而歸的過程。
D.《芣莒》是一曲勞動歡歌,充滿了勞動的歡欣,洋溢著勞動的熱情。
2.《芣莒》這首詩生動地表現(xiàn)了采集野菜的勞作過程。這種過程在詩中是怎樣具體表現(xiàn)出來的?
3.下列對這兩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兩詩均描寫了“勞動”的景象,畫面生動鮮明,寫出了勞動的歡快與繁忙。
B.《芣莒》在六個動詞的變化中,表現(xiàn)了越采越多直到滿載而歸的勞動過程。
C.《鄉(xiāng)村四月》前兩句是靜景,描寫了山原河水、杜鵑鳴叫、煙雨飄飄的景色。
D.“才了蠶桑又插田”,未必就是實寫,而是化繁為簡,勾畫鄉(xiāng)村的忙碌情景。
4.以上兩首詩在寫勞動場景和鄉(xiāng)村景象時,運用的手法及其作用有何不同,請簡要分析。
。2023上·云南曲靖·高一校考期末)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秋浦①途中
杜牧
蕭蕭山路窮秋雨,淅淅溪風一岸蒲。
為問寒沙新到雁,來時還下杜陵②無?
【注】①秋浦:唐時為池州州治所在,詩人被貶官外放時途經(jīng)此地。②杜陵:在長安西南,詩人家鄉(xiāng)樊川所在地。
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首句中“窮秋”點出此行季節(jié)是晚秋;“蕭蕭”二字既形容落葉紛紛,也兼寫山路上秋雨之蕭瑟。
B.第二句不用動詞,卻引人想象那兩岸蒲草在風雨中搖曳的動態(tài),給讀者留下很大的藝術聯(lián)想空間。
C.第三句運用擬人手法,把南飛的大雁看成是帶來家鄉(xiāng)音訊的使者,顯現(xiàn)出詩人旅程的孤獨與岑寂。
D.結尾急切的詢問,把作者對故鄉(xiāng)親人的懷念,把宦途的感觸、羈旅的愁思,直接強烈地表現(xiàn)出來。
6.本詩前兩句,與杜甫《登高》中“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兩句,在語言表達上有哪些相同點?在意境、情感兩方面又有哪些不同點?請賞析。
(2023上·浙江嘉興·高一統(tǒng)考期末)閱讀下面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登高
唐·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7.下列對杜甫《登高》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首聯(lián)詩人用凝練的語言從形、聲、色等方面描繪眼前的景物,動靜、虛實結合,呈現(xiàn)了夔州一帶濃郁的秋景圖。
B.頸聯(lián)詩人從時空兩面著筆,高度概括了自己顛沛流離的生活,把羈旅之愁、孤病之苦等多種沉痛情感融進了詩句。
C.杜甫是憂國憂民的詩人,他對人生有大悲憫,“艱難苦恨”寫出了詩人潦倒的生活之苦和無法釋懷的家國之憂。
D.本詩寫得縱橫恣肆,極盡跌宕變化之能事,合律而又突破了聲律的束縛,對仗工整而又看不出雕琢的痕跡。
8.頷聯(lián)“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歷來為人稱道,請簡要賞析。
(2023上·陜西寶雞·高一統(tǒng)考期末)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
滿江紅·赤壁懷古
戴復古①
赤壁磯頭,一番過、一番懷古。想當時,周郎年少,氣吞區(qū)宇。萬騎臨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魚龍怒。卷長波、一鼓困哲曹瞞②,今如許?
江上渡,江邊路。形勝地,興亡處。覽遺蹤,勝讀史書言語。幾度東風吹世換,千年往事隨潮去。問道傍、楊柳為誰春,搖金縷。
【注】①戴復古,南宋詞人。其時南宋小長朝偏安一隅、茍且求存,抗金少有勝利。②曹瞞:曹操小名阿瞞。
9.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與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相比,這首詞起勢較為平淡,和蘇詞起篇氣勢雄渾有所不同。
B.這首詞與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都對赤壁大戰(zhàn)場面進行濃墨重彩的描繪,把戰(zhàn)爭的場面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C.“卷長波、一鼓困曹瞞”句,刻畫出波瀾壯闊的中流水戰(zhàn),氣勢磅礴,與“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有異曲同工之妙。
D.“幾度東風吹世換,千年往事隨潮去”。由三國至今,改朝換代的事已經(jīng)發(fā)生不只一次了,歷史的往事已經(jīng)隨江潮而逝去。
10.此詞與蘇軾的《念奴嬌 赤壁懷古》都寫到周郎故事,該故事在兩詞中的作用有何異同?請簡要回答。
。2023上·山西長治·高一統(tǒng)考期末)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的各題。
鵲橋仙
秦觀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11.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首句形象地表現(xiàn)出織女制作云錦的手藝高超,“銀漢”“暗度”點明了鵲橋相會的神話傳說。
B.春風吹拂的夜晚,露水晶瑩剔透,一對有情人在鵲橋相會,這美好的一刻抵得上人間千遍萬遍的相會。
C.如流水般兩情相會的情意,還有那如夢境般倏然而逝的佳期,婉轉(zhuǎn)的語意中蘊含著牛郎織女的惜別之情。
D.全詞將寫景、抒情與議論融為一體,歌詠忠貞不渝的愛情,并傳達出詞人對愛情的獨特見解。
12.這首詞將哀與樂的情感交融為一體,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
。2023上·江西吉安·高一統(tǒng)考期末)閱讀下面的唐詩和宋詞,完成下面小題。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①春深鎖二喬。
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注】①銅雀,即銅雀臺。三國時期,曹操擊敗袁紹后營建鄴都,修建了銅雀、金虎、冰井三臺。
13.下面對這兩首詩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赤壁》開頭兩句,描寫發(fā)現(xiàn)舊日武器,磨洗辨認朝代的場景,引起人們冷靜的歷史沉思。
B.《赤壁》后兩句從正面落筆,選擇了周郎以及他倚以致勝的因素——東風來寫,含蓄蘊藉。
C.《念奴嬌·赤壁懷古》上闋即地寫景,為風流人物、英雄豪杰——周瑜的出場作了鋪墊。
D.兩詩作者,對同一個歷史人物和事件產(chǎn)生了共同的興趣,挖掘出歷史給人的啟迪作用。
14.請從抒發(fā)情感的角度概括這兩首詩詞的異同之處,并結合文本具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