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稅收的含義及特征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2024-12-03 21:47:13
稅收的含義
稅收是國家為實現(xiàn)其職能,憑借政治權力,依法取得財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稅收的本質(zhì):是以國家為主體,采取法律形式的分配。
注:稅收屬于分配范疇;
稅收憑借的權力是政治權力;
稅收分配的目的是滿足國家履行其公共職能的需要。
稅收的法律依據(jù)和法律保障是稅法。
稅收的基本特征
(1)強制性:國家憑借政治權力強制征稅。
強制性的表現(xiàn):一是納稅人必須依法納稅 ,二是稅務機關必須依法征稅。
正因為稅收具有強制性,所以它是國家取得財政收入的最普遍、最可靠的一種形式。
注:社會產(chǎn)品的分配憑借兩種權力進行,一是國家政治權力,二是所有者權力。稅收是國家憑借政治權力獲得,而利潤是國家憑借所有者權力獲得,個人分配中的按勞分配、按個體勞動成果分配和按生產(chǎn)要素分配都是憑借所有者權力獲得。
(2)無償性:國家征稅后,不直接對納稅人返還利益。
無償性是相對的。直接無償,間接有償,即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3)固定性:稅收在征收前以法律形式預先規(guī)定,預先規(guī)定了征稅對象和稅率,不經(jīng)國家有關部門批準不能隨意改變。
(4)三者的關系:稅收的三個基本特征是緊密聯(lián)系、不可分割的。
第一,稅收的無償性要求它具有強制性,強制性是無償性的保障;
第二,稅收的強制性和無償性又決定了它必須具有固定性。
特別提示:稅收的基本特征是稅收區(qū)別于其他財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標志。
利潤、國債都沒有這三個基本特征,而行政規(guī)費中只是具有其中的某些基本特征。稅和費都是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形式,都具有強制性的特征;但稅收具有固定性的特征,收費則不具有固定性;稅收具有無償性的特征,收費則以相關收費主體提供勞務為補償。
判斷:稅收的固定性要求其強制性。( × )
愛國主義在實際行動中的具體表現(xiàn)
主要體現(xiàn)在中共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奮斗的歷程之中,體現(xiàn)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各個時期:
(1)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1919年五四運動--1952年)
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革命精神,就已成為現(xiàn)代中華民族精神的主體,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鮮明的時代性和先進性。如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紅巖精神、西柏坡精神。
(2)社會主義革命建設時期,特別是改革開放新時期(1953年--)
中國共產(chǎn)黨繼續(xù)弘揚中華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時代精神,把它提升到了一個新水平。如雷鋒精神、兩彈一星精神、大慶精神、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載人航天精神。
相關推薦:
高中政治知識點匯總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志愿填報、錄取分數(shù)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jié)點
盡在"高考網(wǎng)"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