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課堂提問的“是”和“非”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2024-11-14 08:59:25
一、問題應是關鍵的而非枝節(jié)的
我們都知道,一堂課成功的關鍵,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執(zhí)教者能否將學生引入文本所設定的情境之中,因此,教師提出的第一個問題就顯得尤為重要,而從何處切入提出這個問題,乃重中之重。切入點選準了,觸及到了文本的實質,就會起到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作用,而后抽絲剝繭,逐層深入,許多問題的解決就會水到渠成。一位教師在開始分析魯迅的《祝福》時,問學生:“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姓和名,‘祥林嫂’叫什么名字?小說中有沒有寫到魯鎮(zhèn)的人們對她的稱呼?”教師要求學生把有關的句子找出來。學生找了片刻之后,回答:“大家都叫她祥林嫂”“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鎮(zhèn)上的人們也仍然叫她祥林嫂”。教師接著問:“為什么人們不叫她的名字呢?”這樣,教師就以此為突破口,引導學生對祥林嫂所處的時代以及周圍人們對她的態(tài)度有了初步認識,為分析人物悲劇的成因打下了基礎。
二、問題應是開放的而非封閉的
提問的目的首先是激活學生的思維,將他們帶入一種自主探討的氛圍中,這就要求教師所提的問題要具有一定程度的開放性。一個開放性的問題給予學生的是一片個性自由的空間,而一個封閉性的問題則會抑制學生的思維。我聽過一堂公開課,課題是莫泊桑的《項鏈》。在理清了小說的情節(jié)后,教師問:“路瓦栽夫人是什么樣的人?”一名學生說她是一個熱愛生活、熱愛美的人。教師愣了一下,反問了一句:“是嗎?”接著他又提示學生關注主人公婚后的痛苦、接到請柬后的不快、舞會上的陶醉,問道:“同學們想一下,她究竟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還是一個愛慕虛榮的人?”有了教師這些傾向明顯的“引導”,學生自然得出了教師希望得出的結論,但這樣一來卻束縛了學生獨立判斷的能力。這種提問實際上是沒有意義的。課堂提問的目的是引導學生思考,而不是交給學生一個現(xiàn)成的結論。一個富有開放性的問題應該起到“拋磚引玉”的效果;否則,這個問題就是無效的。
三、問題應是精簡連貫的而非繁密雜亂的
隨著教育觀念的更新,新課程理念的施行,師生間的課堂對話越來越受到重視。但是,如果僅僅是為了場面上的熱鬧,缺乏觀念上的實質轉變,就會流于形式,甚至走向另一個極端。有的教師上課時自始至終都在提問,一個問題接著一個問題。有的學校甚至還規(guī)定,每堂課至少提20個問題,如此才算師生互動。如此高密度、高頻率的提問,讓學生疲于應付,既沒有時間思考,更沒有時間咀嚼,大腦長時間處于高度緊張狀態(tài),徒然消耗了學生的精力,產(chǎn)生不了任何真正的效果。我們必須牢記,問題與問題之間,提問與回答之間,一定要留下思考的時間,即“留白”。提問只是一種手段,一種激發(fā)學生思考的手段,如果這種提問非但沒有喚起學生的思維,反而起了抑制作用,那么這種手段便失去了它應有的意義。
同時,問題與問題之間應是連貫的,循序漸進的,教師應一點一點地將討論引向文本的關健;浗贪姹匦匏倪x入了卡夫卡的名作《變形記》,這是一篇現(xiàn)代派代表作品,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為此,我主要設計了以下問題:
本文寫了什么內(nèi)容?
主人公想到了什么?
其中對他來說哪些是非常重要的?
主人公對它們的態(tài)度怎樣?
由此可見主人公是個什么樣的人?
為什么主人公會變成一只甲蟲?
作者想告訴我們什么?
我緊緊抓住文本內(nèi)容分析,由表入里,引導學生逐步進入主人公的內(nèi)心世界,進而領悟到小說的主題以及現(xiàn)代派文學的基本特征(象征、夸張、荒誕離奇等)。
李鎮(zhèn)西老師說過:教師主要的作用是營造一種平等和諧的對話氛圍,讓每一個學生都擁有舒展的心靈、思考的大腦,然后讓感情融匯感情,讓思想碰撞思想,當然,教師的感情和思想也可以參與到學生的感情和思想之中。教師不應老想著把自己對課文“深刻的領會”“精彩的分析”“獨到的見解”灌輸給學生,而應該讓學生自己去領悟。課堂提問固然是一種增進師生溝通、引導學生思考的好的教學手段,但它也是一把雙刃劍,只有恰到好處地使用,才能有效發(fā)揮它的作用。
相關推薦: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志愿填報、錄取分數(shù)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jié)點
盡在"高考網(wǎng)"微信公眾號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shù)線
專業(yè)分數(shù)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