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qū)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東北地區(qū)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qū)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qū)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qū)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qū)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qū)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高考資源網 > 高中教案 > 高三語文教案 > 高三語文教案:《逍遙游》教案一(2)

電子課本

高考真題

高考模擬題

高中試卷

高中課件

高中教案

高三語文教案:《逍遙游》教案一(2)

來源:網絡資源 2019-09-02 21:28:19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課文第三段 批判繼承莊子思想 領悟文本的浪漫主義色彩

  教學過程:

  一. 學習課文第三段(20分鐘)

  1.學生試著翻譯全段(分兩組:一組翻譯“故夫知效一方…………雖然,猶有未樹也。”一組翻譯“夫列子御風而行…………圣人無名。”)

  2.效果檢驗

 、僦б环,行比一鄉(xiāng),德合一君,而征一國。

 、诒似溆谑,未數數然也。雖然,猶有未樹也。

 、酃试唬褐寥藷o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

  3.討論探求:作者是怎樣提出自己“逍遙”的主張的?真正的“逍遙游”是怎樣的境界?哪些人能達到這種境界?

  分解一、前面兩段主要是對世間萬物的寬泛討論分析,本段主要是對社會中人的具體論述,舉“效”“比”“合”“征”四種人與宋榮子、列子對比,說明這些人雖有區(qū)別,達到了相當的境界,但都不免有所待,從而從正面直接闡明逍遙游的境界,即莊子理想中的最高境界,說明了全文主旨。

  分解二、真正逍遙游的境界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就是說,要順應萬物的本性,達到物我一體,做到“無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遙游。也中人有至人、神人、圣人才能達到此境界。

  分解三、莊子認為萬物都受到限制,社會上的人被生死、壽夭、得失、榮辱、貴賤所牽累,沒有自由可言。其關鍵的原因在于“有己”。因而提出了解決的辦法,即所謂“無己”,就是忘記自我,擺脫外物的束縛,達到物我合一。所謂“無功”,就是去除功名利神祿之心,無建功立業(yè)的理想。所謂“無名”,忘記榮辱得失,俯仰隨我。這樣一來,便在頭腦中消除了物我對立,超越一切現實的矛盾,步入了超現實的絕對自由。

  二、批判繼承莊子的思想(10分鐘)

  設問:在現實生活中,你相信莊子描繪的那種“絕對自由”生活嗎?如何處理?

  討論、交流。點撥:

 、偾f子的這種思想,在現實中就是無法擺脫的“心為形役”,即“心”與“形”的矛盾,是超現實的精神上絕對自由。這里我們可以發(fā)現,莊子對人的精神的肯定是正確的,但我又發(fā)現這種“絕對自由”恰恰表現了他對現實的不滿與無奈,想借精神上的自由來逃避現實的唯心主義觀。

 、诂F實生活中這種不滿現實的自我超脫的絕對自由是不存在的,只能是一種主觀幻想。我們青年人應該拋棄私利之心和不合時段與身份的雜念,勇敢面對生活,敢于挑戰(zhàn)生活,拼搏生活,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

 、垡欢ㄒ⒁馍鐣畹囊(guī)約性,不可忽略個性釋放的傷害性、攻擊性。

  三、領悟《逍遙游》的浪漫主義表現手法(8分鐘)

  分解1.第一段中是如何描寫鯤鵬的?形體碩大的它們是如何飛上九萬里高空的?

  學生活動:找出語段,然后思考其描寫的特點。

  教師明確:想像奇特,大膽夸張,行文汪洋恣肆,把虛構的事物寫得活靈活現。

  分解2.第二段中描寫了哪些超常的人或物?體現了何種特點?

  學生活動。然后明確:超常事物有“冥靈”“大椿”“彭祖”“列子”。作者引用神話、傳說中的人與物,以此來體現世界的神奇,表現了創(chuàng)作主旨,張顯浪漫主義特色。

  分解3.品讀描寫了“蟪蛄”“朝菌”“蜩”“斥鴳”的語句,思考其文采魅力原因。

  小結:思維超常,材料神奇,辭格手段。

  四、作業(yè)。《步步高?訓練篇》全部習題。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高考預測、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jié)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

       

收藏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yè)分數線

京ICP備10033062號-2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高考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2 m.0v2773b.cn . All Rights Reserved

知識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