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教案:《自轉和公轉》教學設計
來源:網絡整理 2018-11-24 10:45:55
高一地理教案:《自轉和公轉》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了解地球自轉的方向、速度和周期;了解地球公轉的軌道、方向、速度和周期。
2.了解地球公轉的重要特點,理解黃赤交角的成因及其重要性,掌握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規(guī)律。
3.學會運用地球儀演示地球的自轉與公轉現(xiàn)象,形成空間想象能力。
4.培養(yǎng)學生熱愛科學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樹立科學的宇宙觀。
教學建議
關于地球的公轉的教學建議
關于地球公轉的軌道、方向、速度和周期:教師可向學生介紹開普勒三定律,由此引入地球公轉內容的講授。在課堂教學中,除利用課本中《地球公轉的軌道示意圖》和表1.2《地球在公轉軌道不同位置時公轉速度的變化》進行講解外,教師還可以利用本期的圖片素材,或者自己制作動畫進行演示,將地球公轉運動中近、遠日點(到達時間和日地距離),公轉方向,角速度和線速度的變化特點,公轉周期等知識點直觀地展示出來。
地球公轉的重要特點是一個重點內容。教師可引導學生讀《二分二至時地球的位置示意圖》(數(shù)據庫中媒體素材有相應的動畫),分析得出地球公轉的兩個重要特點:①地軸與公轉軌道平面(黃道平面)保持66°34ˊ的交角;②地軸的空間指向基本不變。
關于地球自轉方向的教學建議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利用地球儀演示地球的自轉運動(也可以通過動畫),讓學生從赤道和南、北極投影的角度,觀察地球的自轉運動。特別是在南、北極投影圖上,要訓練學生識別地球的自轉方向。
關于地球自轉與公轉的關系的教學建議
地球在自轉的同時圍繞太陽公轉,地球運動是這兩種運動的疊加,其結果就是形成黃赤交角。在教學中,教師要使學生搞清地軸、赤道平面、公轉軌道平面(黃道平面)三者之間的角度關系,利用《黃赤交角示意圖》進行講解,形成學生的空間概念。這部分知識既是重點也是難點。
關于地球自轉周期的教學建議
學生對于恒星日和太陽日的學習,是本節(jié)的難點內容。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利用《恒星日和太陽日示意圖》講解地球自轉周期,也可以通過與學生一起扮演不同的角色來向學生演示他們的區(qū)別。地球自轉周期的不同實際上是因為其轉動的參照物不一樣。
教學設計示例一
一、知識目標
1.了解地球自轉的方向、速度和周期。
2.了解地球公轉的方向、軌道、周期和黃赤交角。
3.了解地球自轉和公轉的相互關系。
二、能力目標
1.通過觀察或用地球儀操作演示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學會用科學準確的語言等方式表示地理現(xiàn)象、概括地理特點的能力。
2.通過讀圖、畫圖、分析問題等活動,學習運用地理圖表獲取地理知識的能力,并初步樹立空間思維能力。
三、德育目標
1.通過了解地球自轉和公轉運動的特點和規(guī)律,使學生進一步樹立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
2.通過讓學生參與多樣的學習活動,促使學生養(yǎng)成觀察、思考和積極發(fā)表個人見解的良好的學習習慣。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shù)線
專業(yè)分數(shù)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