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界格瓦拉在古巴勝利后遠走他鄉(xiāng)的歷史之謎
2009-10-20 20:52:04網絡
[摘要]:格瓦拉在經濟建設和思想建設路線上與古巴其他領導人存在著嚴重的分歧。新政府成立后,格瓦拉強烈要求實行嚴格的中央集權路線,要締造“社會主義的新人”……
在中國,范蠡在吳越戰(zhàn)爭勝利后攜西施隱居的故事被傳為佳話,誰又能想到,有“紅色思想家”之稱的古巴革命領導人切·格瓦拉在異國也上演了同樣的一幕,只是不知他身邊有沒有美女相伴。
古巴革命勝利以后,他先后被新政府委任以土地改革全國委員會工業(yè)部主任、國家銀行行長和工業(yè)部長等重要領導職務。在任期間,他多次代表古巴政府和統(tǒng)一革命組織全國領導委員訪問亞非拉各國,出席各種國際會議。他在國內外均享有盛譽。
然而,在1965年4月以后,格瓦拉退出了公眾生活,而后就秘密出走了。當年,人們對他的出走感到迷惑不解,如今,對他出走的原因進行了長期探討的學者們仍然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盡管如此,對于格瓦拉出走的原因不外乎下述4種看法。
首先,格瓦拉在經濟建設和思想建設路線上與古巴其他領導人存在著嚴重的分歧。新政府成立后,格瓦拉強烈要求實行嚴格的中央集權路線,要締造“社會主義的新人”?墒怯械娜酥鲝埐灰^度集中,應該給國營企業(yè)一定的自主權?ㄋ固亓_的觀點卻十分矛盾,他有時贊成精神鼓勵,有時贊成物質刺激。
第二,格瓦拉對他主管的工業(yè)改革的失敗感到極度失望,因而出走。
第三,有些學者認為,迫使他出走的因素是蘇聯(lián)對格瓦拉政策的反對。蘇聯(lián)在幾個方面都不同意格瓦拉的政策。一是不同意格瓦拉在古巴國內推行反對物質刺激的政策,因為當時蘇聯(lián)赫魯曉夫正在推行這樣的政策;二是赫魯曉夫對格瓦拉傾向中國的政策非常不滿。
第四,與第三種意見緊密相關,格瓦拉對于在拉丁美洲直接開展革命戰(zhàn)爭更感興趣。格瓦拉的這一思想,是經過長期考慮的。而且,格瓦拉的出走有明確的目的,他是懷著視死如歸的決心出走的。他在臨走之前寫給母親的告別信中作了如下表述:“我相信武裝斗爭是各族人民爭取解放的惟一途徑,而且我是始終不渝地堅持這一信念的。許多人會稱我是冒險家,只不過是另一種類型的,是一個為宣揚真理而不惜捐軀的冒險家。也許結局就是這樣。我并不尋找這結局,但是,這是勢所難免的。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在此最后一次擁抱你們。”
在急流勇進還是功成身退之間,格瓦拉做出了自己的選擇,至于做出這樣選擇的原因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