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地理環(huán)境
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2009-09-08 09:36:10
遼寧地理環(huán)境
遼寧位于中國東北地區(qū)的南部,即東經(jīng)118°50'~125°47',北緯38°43'~43°29'之間。地處東北亞地區(qū)的中心部位,南臨渤海、黃海,西南與河北省交界,西北與內蒙古自治區(qū)毗鄰,東北與吉林省接壤,東南隔鴨綠江與朝鮮半島相望,國境線長200多公里,南部遼東半島插入黃海、渤海之間,與山東半島構成犄角之勢。海岸線總長2800多公里,占全國海岸線的11.5%。遼寧地勢大體是由北向南,自東、西兩側向中部傾斜,山地和丘陵大致分列于東西兩廂,面積約占全省土地面積的2/3。中部為東北向西南緩傾的長方形平原,面積約占全省土地面積的1/3。大部分河流自東、西、北三個方向往中南部匯集注入海洋。遼寧的地貌可分為三大區(qū)域。東部山地丘陵區(qū),為長白山脈向西南的延伸部分。這一地區(qū)以沈丹鐵路為界劃分為東北部低山地區(qū)和遼東半島丘陵區(qū);西部山地丘陵區(qū)由東北向西南走向的努魯兒虎山、松嶺、黑山、醫(yī)巫閭山組成;中部平原區(qū)由遼河及其30余條支流沖擊而成,面積為3.67萬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積的25%。地勢從東北向西南由海拔250米向遼東灣緩緩傾斜。
遼寧地質構造多樣,東部太古界分布廣泛,屬于遼寧省最古老的基底變質巖系,山地多為侵蝕山地丘陵,本區(qū)素稱遼寧綠色障和水源涵養(yǎng)區(qū);西部地質構造較齊全,太古界、元古界、中生界均有分布,是全省巖漿活動最劇烈地帶,這一地區(qū)由于植被破壞嚴重,造成水土流失,加之氣候干旱,成為省內主要貧困地區(qū);中部平原為沖積平原和剝蝕低丘沙地,地面組成物質為沖積、洪積、海積相連,遼河及支流渾河、太子河、清河、柴河、柳河、招蘇臺河等,兩岸形成沿河平原,南部形成遼河三角州,北部為遼北平原,本區(qū)煤礦、鐵礦、石油、天然氣等礦藏資源豐富,土壤多種多樣,是遼寧的商品糧基地。
遼寧共有大小河流360多條,流域面積在1000至今5000平方公里之間的有52條,大于5000平方公里的有16條,主要水系有遼河、渾河?/FONT>太子河、鴨綠江和大、小凌河及沿海諸河等。遼河是遼寧省的第一大河,全長1430公里,流域面積19.2萬平方公里。
遼寧省海域廣闊,是中國緯度最高、水溫最低的海域。遼東半島西側為渤海,海水最深32米,冬季水溫-1°C以下,鹽度低于30‰。東側為北黃海,平均海深38米,冬季水溫0°C以上,鹽度32‰。遼寧省海岸線東起鴨綠江口,西止山海關老龍頭,全長2920公里,其中大陸岸線2292.4公里。海岸和灘涂類型齊全,功能多樣。遼東半島南部,基巖海岸廣布,岸線曲折,潮灘狹窄,海灣眾多;黃海北部東段和遼東灣頂部,淤泥質灘涂連片集中,灘面寬闊水淺;遼東灣東、西兩側,以砂礫海岸為特征,灘涂平地組成,水質清澈,深度適中。
遼寧省屬于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日照豐富,春秋季短,四季分明,年降水量714.9毫米,無霜期平均為130天?/FONT>200天,年平均氣溫在5.4~11°C之間。春季平均氣溫在6.3~11°C之間,夏季平均氣溫在20.7~23.5°C之間,秋季平均氣溫在5°C~13°C之間,冬季平均氣溫在-12.9~-2°C之間。由于秋冬降水少,入春后持續(xù)少雨,到4月份易發(fā)生干旱;每年7月中旬至8月中旬,易出現(xiàn)階段性陰雨天氣和局部洪澇災害。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shù)線
專業(yè)分數(shù)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