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生存不是茍活 發(fā)展也不是放縱
來源:網(wǎng)絡資源 2009-08-29 16:56:54
“沒有偉大的人物出現(xiàn)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憐的生物之群;有了偉大人物,而不知擁護,愛戴,崇仰的國家,是沒有希望的奴隸之邦。因魯迅的一死,使人們自覺出了民族的尚可以有為;也因魯迅之一死,使人家看出了中國還是奴隸性很濃厚的半絕望的國家。”——郁達夫《懷魯迅》即使對于一個思想戰(zhàn)士來說,生活質量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到戰(zhàn)斗的情緒和戰(zhàn)斗的結果。魯迅就是一個非常有生活情調(diào)、生活智慧的人。他的人生觀是:一要生存,二要溫飽,三要發(fā)展。后來又解釋道:“我之所謂生存,并不是茍活;所謂溫飽,并不是奢侈;所謂發(fā)展,也不是放縱。”
魯迅的生活情趣
魯迅十分珍惜時間,卻從不把參加體育活動和搞各種有益的文化活動看作是浪費生命;恰恰相反,他把培養(yǎng)多方面的愛好和興趣看作是增長知識,變換方式積極休息的手段。比如種花、養(yǎng)魚。
魯迅一生中喜愛花草,即使沒有栽種的地方,也愛在書桌上擺一盆綠色的生命。1923年,魯迅居住在北京西三條胡同一個四合院,就種了好幾株白色和紫色的丁香花。夏秋之夜,每當夜深人靜,他獨自徘徊在花下,聞著略帶苦澀的香氣,以求解除疲勞。1924年秋天,魯迅在西安講學時,下榻處窗外有一叢盛開的白木槿花,他對花凝視良久,想構思一部《楊貴妃》的劇本。晚年,魯迅定居在上海大陸新村9號時,還特地在前院種上了夾竹桃、石榴、紫荊、桃花等花木。
內(nèi)山完造先生有一次贈送了十尾金魚,魯迅特地買來一只素白的金魚缸,和許廣平一同興致盎然地鋪沙、灌水,植種掩映的碧綠水草,小心翼翼地把金魚放進去。魯迅很熟悉金魚的生活習性,顧慮到缸面的水苔太密,會影響魚呼吸氧氣,他常暫擱手中“金不換”筆,仔細地把這些東西除去。
魯迅曾給公園下個某個定義:公園的樣子我知道的……一進門分做兩條路,一條通左邊,一條通右邊,沿著路種著點柳樹什么樹的,樹下擺著幾張長椅子,再遠一點有個水池子?礃幼铀淮笥喂珗@。
魯迅與電影
魯迅的一生與電影結下了不解之緣。電影不僅影響了他的人生抉擇,也成為他生活娛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他的大半生中,去影院的次數(shù)比較多,片種也不拘一格,尤其講究電影的品位,然后從中見智見識,愉悅身心。許廣平在《記魯迅先生的娛樂》中說,他總是買頭等電影票,坐在樓上最佳的位置,“如果作為揮霍或浪費的話,魯迅先生一生最奢華的生活怕是坐汽車、看電影”了。
對美國電影,他以“拿來主義”的態(tài)度接受、欣賞。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美國電影波及到世界各個影院,充斥著駁雜斑斕的美國文化特點。而對傳入中國的美國電影,魯迅雖時而流露出不滿和激憤,但更多的還是成了他考察美國文化和作為文化娛樂的重要途徑。據(jù)統(tǒng)計,魯迅在1927—1936年的十年間,共觀看了142部影片,其中美國片就有121部。
對好萊塢的探險片、喜劇片、偵探片、歌舞片都作了公允的評價,特別對卓別林的第一部有聲電影《城市之光》給以熱烈的贊賞。他看得最多的是美國紀錄片學派實地拍攝的探險片,計有37部之多,如《南極探險》、《人獸奇觀》等等,有的不止看了一遍。對一些反動腐朽的片子,魯迅則予以抨擊、揭露。
許廣平曾回憶說:“至于蘇聯(lián)的片子,魯迅是每部都不肯錯過的,任何影院不管遠近,我們都到的,著重在片子。”看來他對前蘇聯(lián)的早期革命電影是情有獨鐘的,如《夏伯陽》、《復仇艷遇》(《杜勃羅夫斯基》)等。尤其在逝世前十天,他觀看了由普希金小說改編的《復仇艷遇》,魯迅把它視為“最大慰藉、最深喜愛、最足紀念的臨死前的快意”影片,并向友人推薦“不可不看”。
蕭紅在《回憶魯迅先生》文中還提到過魯迅對電影的一些說法,魯迅說:“電影沒有什么好的,看看鳥獸之類倒可以增加些對于動物的知識。”他還時常介紹一些朋友區(qū)看比如如《人猿泰山》或者非洲的怪獸這一類的影片。
魯迅對國產(chǎn)的上海的電影競夸“風情、浪漫、香艷、肉感、滑稽、戀愛、熱情、冒險、勇壯、武俠、神怪……”之時,魯迅曾當頭棒喝:“現(xiàn)在的中國電影,還很受著‘才子加流氓’式的影響……看了之后,令人覺得現(xiàn)在倘要做英雄,做好人,也必須是流氓。”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shù)線
專業(yè)分數(shù)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