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qū)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nèi)蒙古

東北地區(qū)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qū)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qū)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qū)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qū)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qū)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guān)注高考網(wǎng)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高考總復習 > 高考知識點 > 高考語文知識點 > 陳子善訪談

陳子善訪談

來源:網(wǎng)絡資源 2009-08-29 15:03:30

[標簽:訪談]

 

  【內(nèi)容提要】

  在讀書界大名鼎鼎的陳子善,是一個編著等身、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料挖掘、整理研究上有突出貢獻、在海內(nèi)外有著廣泛影響的著名書人……

  [1]

  據(jù)說,在上海華東師范大學的校園里,常常會看到這樣一幅場景:一個瘦瘦高高的老教授,坐在學生的自行車后座上,“飛車黨”一樣掠過校園;老教授的兩只長腳拖地而行,卻只顧著緊緊抱住胸前的一大包書。

  這位“愛書太兇猛”的老教授,就是在讀書界大名鼎鼎的陳子善,一個編著等身、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料挖掘、整理研究上有突出貢獻、在海內(nèi)外有著廣泛影響的著名書人;一個對現(xiàn)代文人生平行誼、著譯佚作的考證辨析上有新發(fā)現(xiàn),對一些長期有爭議或真相不明的文學史懸案多有澄清,對若干被忽略和被歧視的重要作家的研究有很大推動的著名學者。

  對話陳子善——

  “魯、郭、茅、巴、老、曹”排名并非完全合理

  傳統(tǒng)文學史遮蔽了很多有趣的東西

  廣州日報記者:能否具體說一說,您在新書里提供了哪些新史料、提出了哪些新看法?

  陳子善:大致上有兩類吧,一類是傳統(tǒng)的文學史中很少提及的一些人和作品,比如鄭逸梅,再比如彭芳草,中國的現(xiàn)代文學史上有一批文學生涯很短的人,他們本身并非“專業(yè)”搞文學的,但出于興趣或多或少地寫出了一些作品,我認為其中有一些是很有特色、很值得讓更多人知道的;另一類是已經(jīng)進入了文學史的,但我發(fā)現(xiàn)了一些他們之前不為人所知的生活、創(chuàng)作細節(jié),比如葉靈鳳的通俗小說。

  廣州日報記者:您的研究生涯是從研究魯迅開始的,后來為什么會致力于發(fā)掘在傳統(tǒng)文學史意義上比較偏門的作家和作品?

  陳子善:傳統(tǒng)的文學史說到底是一種學院體制的產(chǎn)物,由于意識形態(tài)、偏見等種種因素,往往會遮蔽掉一些有趣的東西,但人們希望了解真相,了解過去發(fā)生的事情,我所做的工作就是試圖還原文學史的豐富性、多樣性,我的職責就是要把中國文學自“五四運動”之后的發(fā)展脈絡梳理出來;另一方面,對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研究而言,“一線”作家的研究已經(jīng)做得相當深入,當然仍可繼續(xù)拓展,但“二線”乃至“三線”作家的研究卻還相當薄弱,我不想做人云亦云的事情,所以就把興趣放到了被遺忘、被忽視的作家作品的挖掘、整理和研究上。

  我的工作背后有重估文學史的意思

  廣州日報記者:您所做的工作,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否在試圖重估整個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

  陳子善:背后確實有這樣的意思,但我現(xiàn)在還不想直接這么說。事實上,文學史從來就不是一成不變的,有些從前是“經(jīng)典”,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其地位就顯得不那么重要了,有些本來是被遺忘的,后來卻漸漸會成為“經(jīng)典”,我現(xiàn)在做的事情就是,先把一些不應該被忽視但事實上卻被忽視了的作家、作品提出來,然后再去討論其在文學史上的地位是否應該被重估的問題。

  廣州日報記者:在您看來,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有哪些作家是被高估了的?您是否認同傳統(tǒng)意義上“魯、郭、茅、巴、老、曹”的說法?

  陳子善:在我的書中,有兩類作家我沒有提及,一類是我沒有發(fā)現(xiàn)新的東西的,還有一類就是我覺得被高估了的。我不想說我研究的作家、作品就是最好的,但我覺得至少是值得提及的。至于“魯、郭、茅、巴、老、曹”的說法,當然有一定道理,但并非完全合理,譬如沈從文、張愛玲、蕭紅都是一流的作家,就沒有被排進去。

  廣州日報記者:您對港臺的現(xiàn)代作家似乎也很有興趣,比如很早就把董橋引薦到大陸來?

  陳子善:對港臺作家感興趣是因為我覺得他們可以讓文學史更豐富、多一重視角來看待問題。至于董橋,我不是第一個向大陸介紹董橋的,準確點說的話,我應該是最早的系統(tǒng)介紹董橋的人。對于董橋的文字,評論界看法不一,這很正常,我個人覺得,董橋的文字很有特點,他的行文風格、文字追求有一種不一樣的東西,在我看來,這樣的東西就應該讓更多的人看到,我當時向內(nèi)地介紹董橋的初衷就是這么簡單。

  圖書界缺乏肯放低姿態(tài)的文史研究者

  廣州日報記者:生活中您是一個很愛書的人,也是一個藏書大家,但現(xiàn)在,讀書尤其是非功利性的讀書,似乎正在成為一件很邊緣化的事情,您怎么看待這個問題?

  陳子善:人首先要面對生活,因此,功利性的讀書傾向也無可厚非,而且,功利性的讀書也并非就不能增加文化含量。另一方面,現(xiàn)在我們的圖書界,特別缺乏一些肯放低姿態(tài)的文史研究者,一批能將高深學問轉(zhuǎn)化為有趣讀物、用通俗的方式將文化帶給大眾的圖書人,這可能是圖書被邊緣化的一個重要原因。國外就有許多“深入淺出”將生活轉(zhuǎn)化為藝術(shù)、文化的書,講時裝歷史、化妝歷史、香水歷史,讀來十分有趣,而中國這類書還太少,大多是資料整理和拼湊之作。

  廣州日報記者:在您看來,一本好書的標準是什么?

  陳子善:我覺得大致應該有這么幾條基本條件吧,一是原創(chuàng)的,不是拼湊的;二是獨立思考的、有真情實感的,不是人云亦云的;三是至少該書在所涉及的專業(yè)范圍內(nèi)受到同行關(guān)注,而不是雖然列為這個重大項目那個重大項目、獲得這個大獎那個大獎,卻仍然無人問津的;四是經(jīng)得起時間淘洗,而不只是一時暢銷的;五是裝幀與內(nèi)容相匹配的。

  “色情書放在哪里?”

  關(guān)于陳子善和書,坊間流傳著很多經(jīng)典的“段子”。

  譬如,有一次陳子善到書店買書,找到了一本《科學的藝術(shù)概論》,但結(jié)賬時工作人員不讓他買,說是這本書在網(wǎng)上讓人預訂了。陳子善對這個說法“不買賬”,他說,“你先讓我對這書饞了,又不讓我買,這不是成心整人嗎!以后應該仿照性騷擾罪,定一條罪名,叫‘書勾引’罪!”

  又譬如,有一次在倫敦,陳子善和一個朋友一起逛書店,他忽然用超高的分貝問,“色情書放在哪里?”朋友嚇得“花容失色”,他卻不以為然地說,“洋鬼子,聽不懂中文的。”

  又譬如,在上海洶涌的買房熱潮中,陳子善的夫人一點都不著急:“反正不論房子多大,我們的空間還是這樣小,都被他的書占滿了。”聽夫人此言,陳子善樂了,他說:“她沒想清楚,這些錢沒拿去買房,還不都被我用來買書去了。”

  有人這樣總結(jié)陳子善說:“個子高,房子;藏書多,收入少;年紀不小,心態(tài)不老;編書于帷幄之中,交友于千里之外。”這句話被公認為是對陳子善的最佳妙論,淘書、藏書、編書、寫書、教書,構(gòu)成了陳子善的完美人生。

  2008年5月,陳子善出了新書,叫做《這些人,這些書》,依然致力于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料的搜集、整理和研究,他在自序里謙虛地說,這本書算不上什么嚴密的學術(shù)專著、高頭講章,但至少給文學史提供了新史料、提出了新看法。

  陳子善薦書

  1.《論語》

  這部記載孔子言行的典籍,數(shù)千年來一直被奉為儒家經(jīng)典中的經(jīng)典,其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學問大得很,不管青年朋友用得著用不著,身為中國人不可不讀此書。

  2.《唐詩三百首》(蘅塘退士)

  中國是詩的國度,詩歌傳統(tǒng)源遠流長。此書歷來被視為中國古典詩歌最推崇的唐詩的上佳選本,流傳頗廣,雖非首首珠璣,但所選確有不少千古絕唱,值得反復誦讀。

  3.《紅樓夢》(曹雪芹)

  曹雪芹這部未竟之作,是中國古典小說乃至古典文學的最高成就,當年毛澤東告誡“《紅樓夢》至少要讀五遍”,不是沒有道理的。作為普通讀者,以平常心來讀《紅樓夢》,應該會有所得,至少,此書的語言也是能凈化心靈的。

  4.《吶喊》、《彷徨》(魯迅)

  這兩部小說集的作者魯迅是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大師,也是社會的良知。青年朋友早已為考試、升學而讀過一些魯迅作品,而今是以自由放松的心態(tài)來讀,一定會不一樣。

  5.《傳奇》(張愛玲)

  如果要我舉出二十世紀兩位最杰出的中國文學家,一位自然是魯迅,另一位就是張愛玲了。她的這部小說集絕對有嚴肅的思考,如果理解成只是在寫兩性糾葛,實在是誤讀了張愛玲。

  6.《哈姆雷特》(莎士比亞)

  西洋文學佳作紛呈,舉不勝舉,我只列了這部莎士比亞的代表作!豆防滋亍房坍嬋诵灾畯碗s深刻,古今中外罕有相匹者。“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哈姆雷特這句名言也值得我們思考。

  去年底在江西進賢與陳子善先生談天,他說自己是“民國遺少”,借此他所做的民國時期文化人的史料挖掘與研究,頗帶有自身一種情感。他本是一個樂觀又健談的人,每遇有他在座,便有愉快的話題可說。上月初子善先生來京參加紀念傅雷誕生一百周年活動,事先說好抵京后的當天下午同往淘舊書。那天我們?nèi)サ轿鲉沃袊鴷,除各自都有收獲,子善先生另還從舊雜志上發(fā)現(xiàn)需要的資料,俯身便抄,使人想到他一本書的副題:前輩與我。子善先生作文章,總在史料發(fā)掘與書話之間,求的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側(cè)影”,識者多能體會他話題豐富,且別有趣味。最早讀他書話結(jié)集《海上書聲》,便感覺他文章多在敘史,以敘述為風格,略作議論,淺白易讀。因此他的《發(fā)現(xiàn)的愉悅》最能說明他的感受,用白描記述那些舊時的文人事。他自己曾說:“我喜歡跟人聊天,特別是跟有共同興趣的文化界朋友聊天,在咖啡館、紅茶坊或沒有震耳欲聾音樂的酒吧聊天。即使給研究生上課,也喜歡采取漫談式的,交流式的,一杯濃茶在手,無拘無束地聊上兩三個小時,勝似正兒巴經(jīng)的照本宣科。這樣的聊天,往往會更容易碰撞、迸發(fā)思想的火花,我的許多寫作和編選課題就是在這樣的聊天中不期而至的。”此段話可視作子善先生自我性情的坦白。不過此處尚未談到他有喝咖啡的習慣,每日晨起即小飲上加有伴侶的咖啡,倘若喜歡用文字與子善先生開點玩笑的毛尖女士知道這個消息,恐怕要在他的咖啡里撒鹽也說不定。

  子善先生新書《這些人,這些書…》由“憶人憶事”、“說書說文”兩輯組成,各收文40篇,兩輯共為80個篇幅,約25萬字。此書副題“在文學史視野下”,是為樹種文章結(jié)集的選編架構(gòu),由此當知這是作者自選的人與書的小集。在書的《自序》里作者交代:“收錄在這部學術(shù)隨筆集中的文字,寫作時間跨度很大,最早的完成于1984年,最近的則是今年的新作。”算起來該是二十余年的文章選集,以此猜想收入集里的文章,當為作者自我所喜,有精選之意。“這些長長短短的文字大都圍繞兩個方面展開:一是回憶我所接觸過的前輩作家、學者,記錄他們交往的點點滴滴;二是討論我所閱讀和編選的一些書和若干相關(guān)話題,評說讀書藏書的方方面面。”讀此語掩卷而觀書名,“這些人,這些書…”便如同作者發(fā)出感嘆,很能代表作者的情緒與寄托。而讀者從這些文字中領(lǐng)略作者二十余年史料發(fā)掘、人物研究、友朋交游的景色風光,亦可探得子善先生“民國遺少”的趣味所在。

  子善先生憶人憶事是“我所接觸的前輩”,因此文中所記錄的人物與故事皆為親身所受,文辭平鋪直述,不多潤飾字句,本意還在記錄保存史料。所談與冰心、趙家璧、許壽裳、葉圣陶、鄭逸梅、胡愈之、俞平伯、盛成、夏衍、趙景深、胡風、臺靜農(nóng)、巴金、施蟄存、溫梓川、錢鍾書、唐弢、黃源、趙清閣、喬志高、柳蘇、陳之藩等,近代現(xiàn)代當代搜覓攬括,皆敘交往而延展為文壇之事,不脫“在文學史視野”的范圍,鋪陳施展猶如平川走馬,信筆縱橫頗為得當!赌阒吏斞赶壬窃鯓映闊煹膯?》,記的是郁風老人的一次閑聊,魯迅用拇指和食指捏煙,此狀吸煙大有舒展之境,子善先生記此小事,使魯迅先生多出一種形象!断騺硐才斡谏,只為吾心太不平》為今年新作,談的是革戈先生罵人及作者自己被革戈所罵之事,感念這位長嘯憤世的老人。子善先生敘事以致敬意,讓讀者于文章里體會作者表露的心跡。

  子善先生“說書說文”的功夫其實還在史料發(fā)掘,因而他所談之書多有人物故事雜入其中!<知堂集外文>瑣談》、《周作人的<飯后隨筆>》、《錢歌川與<也是人生>》、《愛書家的心聲》、《秋水文章不染塵——童元方和她的<一樣花開>》、《心靈的傾訴——張菊如和她的<秋日散步>》等篇,都是作者與書與人的故事,作者自己也事于其中,非人云亦云的書話,因此“子善書話”多為自身所經(jīng)歷,亦為可茲飯后閑敘的逸事。

 
 

收藏

相關(guān)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shù)線

專業(yè)分數(shù)線

京ICP備10033062號-2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高考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2 m.0v2773b.cn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