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qū)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nèi)蒙古

東北地區(qū)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qū)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qū)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qū)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qū)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qū)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wǎng)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高考總復習 > 高考知識點 > 高考歷史知識點 > 09高考歷史:國別史專題英、法、美、德、日、俄

09高考歷史:國別史專題英、法、美、德、日、俄

來源:高考網(wǎng) 2009-04-28 10:14:37

[標簽:高考 歷史]

  一:英國

  革命前的英國(15-16世紀)

  1、13世紀中期出現(xiàn)議會(都鐸王朝)

  2、新航路開辟的影響:英國處于大西洋航運的中心線上

  3、文藝復興:莎士比亞是英國人文主義的杰出代表,他用戲劇深刻而生動地體現(xiàn)了人文主義思想。他的歷史劇反映了實行資產(chǎn)階級開明君主的專制制度、鞏固國家和平和統(tǒng)一的觀點;他的喜劇贊美現(xiàn)實生活,主張男女平等和自由戀愛;他的悲劇揭示出人文主義思想與社會現(xiàn)實之間不可調(diào)和的矛盾(如《羅密歐與朱麗葉》、《李爾王》、《哈姆雷特》、《奧賽羅》)。英國科學家培根提倡唯物主義的科研方法,提出"知識就是力量"的名言。

  4、宗教改革:英國國教、清教徒運動

  亨利八世宗教改革
       

背景

1、資本主義發(fā)展,資產(chǎn)階級要求沖破封建神學思想的束縛,要求宗教改革

2、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思想的傳播,社會各階層反教會情緒不斷高漲

3、日益強大的王權力圖擺脫羅馬教權的桎梏

4、歐洲大陸宗教改革的推動

發(fā)起者

國王亨利八世

時間

1532年開始,1534年國會通過了著名的至尊法案,

性質

是一場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運動

動機

建立作為王權之精神支柱的、不受羅馬教廷控制的民族教會,加強統(tǒng)治

導火線

亨利八世離婚案         實質反映了王權和教權的斗爭

內(nèi)容

1、1534年,頒布《至尊法案》斷絕英國教會在行政和經(jīng)濟上與羅馬教廷的關系

2、規(guī)定國王為英國最高首腦,擁有任命教職、召開教會、審查教規(guī)的權力

3、保留天主教的教階制度,教義和儀式

4、沒收修道院財產(chǎn)歸王室所有

特點

1、宗教改革由中央政府推動,自上而下地展開,國王在改革中成為英國教會的最高領袖,有權任免教職和決定教義。亨利八世成為英國第一位國教最高首腦

2、沒有觸動天主教的教義和儀式,英國國教會成為封建專制統(tǒng)治的工具。

影響

1、擺脫了羅馬教權的桎梏,鞏固了日益強大的王權,

2、使英國基督教成為英國國教,教會成為封建專制統(tǒng)治的工具;

3、天主教會被剝奪的大多財產(chǎn)落到新興資產(chǎn)階級手里,有利于資本主義發(fā)展

4、比較保守的,在宗教信仰和神學思想方面沒有實質性的變化,不利于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fā)展,后出現(xiàn)清教運動。

  5、資本主義興起:制呢業(yè)、采煤、煉鐵、造船

  6、圈地運動:農(nóng)村出現(xiàn)農(nóng)業(yè)工人和資本主義農(nóng)場主

  7啟蒙運動:

  霍布斯(代表上層利益,既提出了一些最基本的啟蒙思想,又帶有明顯的封建落后意識,如主張社會契約又贊成君主專制,世上無神但宗教有用;代表作《利維坦》)。

  洛克(代表中下層利益,按社會契約保護私有財產(chǎn),贊成君主立憲,主張立法權、行政權和處理外交事務的權力分屬議會和君主)。

         點擊下載全部:09高考歷史:國別史專題英、法、美、德、日、俄

收藏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shù)線

專業(yè)分數(shù)線

京ICP備10033062號-2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高考網(wǎng)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2 m.0v2773b.cn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