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語文教案:《陳情表》 8
來源:網(wǎng)絡轉(zhuǎn)載 2024-10-10 20:09:16
教學目標
1、“表”是一種文體,了解這種文體的特征。
2、古人以“忠孝”為先,卻又往往忠孝不能兩全,注意作者在文中表露的情感。
3、文章寫作的對象是皇帝,所以既要說得天衣無縫又要極盡委婉。
教學重點
文章的邏輯嚴密和章法多變的特征是教學的重點。
教學過程
一、題解
《陳情表》是李密向晉武帝司馬炎上的表文。文章敘述了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家中的孤苦情況和祖母對自己的辛勤撫養(yǎng),詳盡而委曲地說明了自己屢次辭謝晉朝征召的原因,表達了對晉朝皇帝的由衰感激之情,又申述了自己的終養(yǎng)祖母以盡孝道的決心。
表,是古代奏章的一種。是臣子上給皇帝的書信。《文心雕龍章表》:“章以謝恩,奏以按劾,表以陳情,議以執(zhí)異。”《文選》卷三十七題作《陳情事表》。
二、課文分析
寫文章的目的,在于影響對方(讀者)。或者是宣傳一種主張,或者是表達一種愿望,都要使對方接受。而在實現(xiàn)這一目的,就文章的表現(xiàn)手段來說,必須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這篇《陳情表》就是這樣情理兼?zhèn)涞暮梦恼隆?br />
李密所陳之情,無非是孝養(yǎng)祖母,這屬于封建道德范疇。我們推舉這篇文章的重點不在此,而是從批判繼承的意義看,覺得這篇文章尚有可取之處,堪稱西晉散文的名篇。
第一,表現(xiàn)真實的感情。
《古文觀止》選這篇文章評說:“歷敘情事,俱從天真寫出,無一字虛言駕飾。……至性之言,自爾悲惻動人。”李密從小失去父母,是祖母劉氏一人撫養(yǎng)成人的,這種孝親的關(guān)系自然不可分離。所以作者首先從這里寫起。他先寫自己,從小孤弱,虧了劉氏的撫養(yǎng)。而且“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這里見出劉氏的辛苦。再寫劉氏,“夙嬰疾病,常在床蓐。”時候只有密來服侍照應。劉與李密這不可分割的關(guān)系說到了,這還不夠,作者還補充特殊的具體情況,這就是他家“既無叔伯,終鮮兄弟”,處在“煢煢孑立,形影相吊”環(huán)境里,祖母的依傍關(guān)系是分離不得的。最后用“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形容劉氏晚年垂危的景況,現(xiàn)太應上文,歸結(jié)到這自然而然的情勢:“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qū)區(qū),不能廢遠。”情感是真實的,而且深切的。所以古人評說:“沛然從肺腑中流出殊不見父鑿痕。”(《冷齋夜話》引李格非語)更有評說:“此段寫盡慈孝,使人讀之欲涕。”(《古文觀止》批注)
第二,說出有力的道理。
事情一開始,就在李密面前出了一個難題。我們知道,李密原是蜀國的郎官,蜀亡于職,會不會使晉“疑其以名節(jié)自矜”?再者,在此陳表之前,已經(jīng)詔書累下,郡縣逼迫。所以李密寫這篇陳情表,就非得動腦筋把道理陳述清楚不可,把真實情況擺開不可。他在陳述暫不能出仕的理由時,先從“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猶蒙矜育”入手,而后折入本意:“況臣孤苦,特為尤其!”也就更有力量。這篇文章的一怪意思。接著又說明自己“本圖宦達,不矜名節(jié)”,“今臣亡國賤俘,至微至耳,過蒙拔擢,寵命優(yōu)渥,豈敢盤桓,有所希冀”。然后文章又一轉(zhuǎn)折,空出主意:“但以劉伯日薄西山,卸息奄奄,人命危少,朝不慮夕。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年余,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qū)區(qū),不能廢遠。……”這樣就使道理更周全,表達了自己矛盾的心情;既消除了對方的懷疑,也使自己的意思因得到襯托而更鮮明。
相關(guān)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shù)線
專業(yè)分數(shù)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