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qū)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東北地區(qū)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qū)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qū)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qū)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qū)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qū)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首頁 > 高考總復習 > 高考歷史復習方法 > 高考歷史復習資料必備知識點

高考歷史復習資料必備知識點

2019-04-12 20:43:38本站原創(chuàng)

  高考歷史復習必備知識點

  1.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是夏;我國的早期國家政治制度起源于夏朝:

  2.原始社會后期禪讓制被王位世襲制所取代。

  3.為了進行有效的統治,周朝在政治上實行分封制。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點是嫡長子繼承制。

  分封制與宗法制的關系是互為表里,相輔相成。

  4.柳宗元的《封建論》說“夏、商、周、漢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文中的“封建”的含義是分封制。

  5.保證了貴族在政治上的壟斷和特權地位,也有利統治集團內部的穩(wěn)定和團結的是宗法制。

  6.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秦始皇首創(chuàng)的皇帝制度,是中國封建專制制度的重特征。在中央設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個最高官職。

  7.唐朝時,掌握草擬、審議和行政的職能分別是中書省、門下省和尚書省。

  8.宋朝和元朝最高行政機構分別是中書門下省和中書省。

  9.元朝時,統領宗教事務和管轄西藏地區(qū)的機構是宣政院。為管理邊遠地區(qū)設置宣慰司。

  10.明太祖(皇帝)時,中國的宰相制度從此被廢除。

  11.雍正帝時設置軍機處,標志著君主專制制度發(fā)展到了頂峰。

  12.古代中國農業(yè)生產的主要組織方式是以家庭為單位從事生產勞動。古代中國農業(yè)生產的主要特點是形成精耕細作的農業(yè)生產體系。

  13.牛耕是我國農業(yè)技術史上耕作方式的一次革命。

  14.春秋戰(zhàn)國和秦漢時期,使用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耕作方式是壟作法。

  15.古代中國手工業(yè)的三種主要經營形態(tài)分別是官營手工業(yè)、民營手工業(yè)、家庭營手工業(yè)。

  高考歷史復習熱點問題

  時政熱點1 千年大計,雄安新區(qū)

  時政熱點2 當前全球化出現波折,但趨勢不可逆轉

  時政熱點3 十四年抗戰(zhàn)

  時政熱點4 “一帶一路”戰(zhàn)略構想與亞投行   時政熱點5 扶貧開發(fā)與民生建設

  時政熱點6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高考歷史命題價值取向

  高考歷史復習知識點考點

  【高頻考點1】 宗法制與分封制的內涵、特點及影響

  (1)宗法制是以血緣關系為維系紐帶、具有宗族色彩的政治制度,其最大特點 是嫡長子繼承制,對后世影響深遠。

  (2)分封制是以宗法制為核心的中央對地 方的管理制度,體現了中國古代早期貴族政治的特點。

  【高頻考點2】 古代中央加強對地方管理的措施

  (1)中國古代中央對地方的管轄主要經歷了分封制(西周)、郡縣制(秦)、郡國并 行制、文官知州通判制(宋)、行省制(元)等重要制度。

  (2)由分封制到郡縣制,反映了地方官吏任用原則由宗法血緣關系到中央行政任命的變化,體現了中國古代政治由貴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轉變的完成;從郡縣制到行省制度的實施,是對地方管理方式的轉變,對后世有著深遠的影響。其演變趨勢是地方權力日漸削弱,中央集權不斷加強。

  【高頻考點3】 三省六部制特點、影響及演變

  (1)特點:三省六部制的特點:

 、傧鄼嗳;②職權分明;③節(jié)制君權。

  (2)影響:

 、佥^為完備嚴密的封建官僚體系,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減少決策失誤。

 、谌×恐品指盍讼鄼,加強了皇權。

 、廴×恐剖狗饨ㄖ醒牍 僚機構更加完善,歷代沿用。

  (3)三省制演變:宋代只保留“中書門下”,與樞密院、三司并稱“二府三 司”;元代廢三省制,只保留中書省,行一省制;明代分中書省之權歸于六 部。

[標簽:高考資訊 復習指導]

分享: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yè)分數線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高考網微信
    ID:gaokao_com

  • 👇掃描免費領
    近十年高考真題匯總
    備考、選科和專業(yè)解讀
    關注高考網官方服務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