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高考作文,最后磨槍
2019-04-02 21:05:55本站原創(chuàng)
一年一度的高考,就要拉開大幕。高考作文,常常視為高考改革的方向標。認真研究高考作文的特定性,或許對提高寫作效率有所幫助。
評分標準是唯一的賦分依據(jù)
有論者將學生的作文分為兩類:為理想而寫作和為生存而寫作。高考作文自然是為了生存而寫,這就決定了高考作文的評分參照,不是作家的“作品參照”,也不應以學生參加競賽的作品為參照物。基于此,判定一篇高考作文優(yōu)劣及得分高低,應該以針對高考作文而制定的評分標準作為衡量的依據(jù),而且只能是這一標準。師生在平時作文應試訓練時,也要以此來評判。
但遺憾的是,師生對作文評判標準缺少研究,甚至是完全忽視。常常將前幾年高考滿分作文作為訓練的標桿,使得許多學生對高考作文望而生畏,缺少訓練的積極性。
訓練要突出基礎性要求
高考作文指導與訓練,要以《考試說明》的要求和高考作文評分標準遵循,突出基礎,鼓勵發(fā)展,甚至不妨將追求48分作為一個努力目標。事實上,大多省市始終將高考作文評分標準一分為二,基礎等級占50分,發(fā)展等級占10分。賦分標準保持多年不調(diào)整,有其合理和科學性,它體現(xiàn)一種寫作的價值評判導向。
如2018年《浙江高考語文考試說明》,將作文的考核要求繼續(xù)分為“基礎”和“發(fā)展”兩個等級。將“基礎等級”分解為六項要求,包括“符合題意”“符合文體要求”“感情真摯,思想健康”“內(nèi)容充實,中心明確”“語言通順,結(jié)構(gòu)完整”“標點正確,不寫錯別字”。可以推測,2018年高考作文評分標準,仍將體現(xiàn)上述要求,我們在訓練過程豈能視而不見?
要充分考慮高考寫作的特定性
眾所周知,寫作過程無非就這四個要素:誰來寫(作者)、寫什么(內(nèi)容)、給誰看(讀者)、怎樣寫(手段)。據(jù)此,考場作文至少需要注意以下三個因素:
一是作文命題的導向性。
隨著教改的深入,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已成為一種趨勢。“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事關課標完善、課程建設、學生評價等,是課程改革的關鍵、新課標的源頭、中高考評價的風向標。
這樣的背景下,高考作文的命題,將以檢測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為目標。鑒于此,在作文訓練中,要防止就作文論作文,在作文技巧中繞圈子,而是要引導學生將目光越過試卷,看一看窗外如火如荼的生活,只有“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國事家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才有可能寫成一篇有價值的考場作文。
二是考試場景的特定性。
高考語文考試時間是150分鐘,作文寫作過程要保證60分鐘,但如今的語文卷閱讀量在悄悄加大,考查的面日益廣泛,客觀題減少成為一種趨勢,主觀題作答的量加大,微寫作已經(jīng)是顯性要求。大量學生留給自己寫作的時間在40~50分鐘之間,需要學生翻揀考前的知識儲備和平時的能力積淀。
還要樹立作文也是需要復習和積累的理念,重視引導學生積累思想,特別是一些哲學原理,要在思考和表達中加以靈活使用;分門別類積累一些寫作素材,如考前要指導學生積累一些精美的短文,整理一些生活的細節(jié),熟記一批名言警句和典型事件,避免空泛說理;同時積累議論文常見的寫作范式,為思維的展開和表達提供便捷的路徑。
這樣的積累并不是投機取巧的行為,恰恰是從學生考場作文實際出發(fā)的應對之道,胸有成竹上考場,無可非議。
三是寫作任務的特定性。
高考作文是“遵命”寫作,只能在命題者劃定的“圈子”里跳舞。命題過程就是設限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要優(yōu)先考慮完成規(guī)定動作,然后才考慮自選動作。事實上,大量的作文題,允許自我發(fā)揮的空間不大。在上述因素限制下,如果學生的寫作素養(yǎng)不足,寫作容易遇到障礙,甚至陷入寫作的僵局。因為一旦思路亂了,文意就難以打通,寫作過程容易出現(xiàn)搖擺,導致文章出現(xiàn)“四不像”。
培養(yǎng)展開思路路徑,防止學生盲人摸象般寫作。這就需要研究高考作文命題的特點,比如,同為論述文的寫作,提供的寫作材料特質(zhì)不同,審題與立論要求就不一致。如故事類材料(社會現(xiàn)象或寓言),由于行為主體常常存在多元性,以及行為主體自身也往往存在差異性,其構(gòu)思與立論走向呈現(xiàn)多樣性;又如哲言類材料往往也存在著觀點與態(tài)度不一致,甚至對立性,就要從差異出發(fā),分析其原因,甚至找到其統(tǒng)一的點來著力寫作。
關注網(wǎng)上閱卷的特殊性
考生在下筆之時,要叩問一下自己:我為誰而寫?讀者就是閱卷老師,閱卷老師的裁定就是終審。因此,考生的的寫作,不能忘情于自我的傾訴,而是向閱卷者表情達意。
首先要有明確的讀者意識。
構(gòu)思時就要有明確的讀者意識,懂得讀者在閱讀文章過程中的心理期待:首先是能看明白,知道你寫了什么;其次是能認可,同意你的對事物的看法與表達方式;最后值得欣賞,讓讀者獲得審美愉悅的心理體驗。
其次是研究網(wǎng)上閱卷的特點。
如今,紙上寫、網(wǎng)上閱已經(jīng)是常規(guī)的動作。網(wǎng)上閱卷最大的優(yōu)勢在于統(tǒng)計便捷,提高了閱卷的效率。毋庸諱言,這樣也有諸多不足:閱卷者長時間盯住界面,容易視覺疲勞,心生煩躁;閱卷過程是人機對話,人與人之間互動與交流不足;試卷掃描后,字體容易走形;卷面的整體感欠佳而細節(jié)得以放大。
這需要考生在平時強化書寫訓練,力求卷面整潔美觀,讓讀者不為閱你的卷而痛苦。讀者心中有了你,才會仔細閱讀你的作文,傾聽你的心聲,才有可能給你一個合理公正的分數(shù),至少不會出現(xiàn)誤讀和誤判。
作文是訓練思維的體操,有一定的寫作規(guī)范和技巧。我們應該立足于平時培養(yǎng)學生寫作水平,同時提高其應試水平。正如王棟生老師所說,中學語文教學的任務,既要培養(yǎng)學生“人文的種子”,又要給他進入大學的“敲門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