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qū)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nèi)蒙古

東北地區(qū)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qū)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qū)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qū)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qū)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qū)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wǎng)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首頁 > 高考總復習 > 高考語文復習方法 > 高考語文詩歌鑒賞(八)

高考語文詩歌鑒賞(八)

2019-01-14 20:21:58三好網(wǎng)

  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8~9題。

  阮郎歸  西湖春暮

  [南宋]馬子嚴

  清明寒食不多時,香紅漸漸稀。番騰①妝束鬧蘇堤,留春春怎知?

  花褪雨,絮沾泥。凌波②寸不移。三三兩兩叫船兒,人歸春也歸。

  [注]①番騰:同“翻騰”。②凌波:這里指女子步履。曹植《洛神賦》:“凌波微步,羅襪生塵。”

  8.這首詞通過人物動作神態(tài)表現(xiàn)了西湖游人的不同情感,請結合作品簡要分析。(4分)

  【答案】“番騰妝束鬧蘇堤”,人們在蘇堤上裝束鮮艷,翻騰熱鬧,想要留住春天,表達了留 春之意。“凌波寸不移”寫觀景的女子看到花在雨中褪色,柳絮落在地上沾了泥,無法移步,表達了傷春之情。“三三兩兩叫船兒”,寫雨后春去,人們也紛紛叫船歸家,表現(xiàn)了對春歸的黯然心傷和無可奈何。

  試題分析:注意題干中“通過人物動作神態(tài)” 這一限制。

  考點: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nèi)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9.這首詞描寫了暮春之景,請從點面結合的角度作簡要賞析。(4分)

  【答案】“清明寒食不多時,香紅漸漸稀”寫清明寒食時的鮮花凋謝的暮春總體景色,人們 鬧蘇堤總寫游蘇堤的人,是“面”;花在雨中褪色,柳絮落在地上沾了泥,這些都是暮春中的一個個細節(jié)場面,是點。女子駐足不行,人們陸續(xù)叫船回家,也是點。點面結合,描寫了蘇堤的春暮之景。

  試題分析:所謂“點”,指的是最能顯示人事景物的形象狀態(tài)特征的詳細描寫;所謂“面”, 指的是對人事景物的敘述或概括性描寫。點面結合就是“點”的詳細描寫和“面”的敘述或概括性描寫的有機結合。

  考點: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詩歌賞析:

  本詞描寫南宋都城杭州市民暮春游覽西湖的情景。清明、寒食一過,百花逐漸凋謝,人們?yōu)?了挽留春光,紛紛出城來到蘇堤之上,盡情游賞。然而春之神似乎并不懂得人們的用意,終于隨著 游人的船兒默默無言地歸去了。詞作抒寫惜春、 傷春之情,構思新穎,讀來別有一番韻味。《蕙風詞話》謂其“番騰妝束鬧蘇堤”句,形容粗釵 膩粉,可謂妙于語言,天與娉婷,何有于“翻騰 妝束”,適成其為“鬧”而已。“鬧”字值得玩 味,“鬧”是說“妝束”,相當于“鬧妝”的 “鬧”,指花花綠綠、眼睛應接不暇的景象。 “鬧”字是把事物無聲的姿態(tài)說成好像有聲音的 波動,仿佛在視覺里獲得了聽覺的感受,有如見 其人,如聞其身之感,表達了身臨其境的美感。

[標簽:高考資訊 復習指導]

分享: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shù)線

專業(yè)分數(shù)線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高考網(wǎng)微信
    ID:gaokao_com

  • 👇掃描免費領
    近十年高考真題匯總
    備考、選科和專業(yè)解讀
    關注高考網(wǎng)官方服務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