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屆高三語文每周精析精練:論述類文本閱讀
2010-01-25 16:45:34高考網(wǎng)整理
2010屆高三語文每周精析精練:論述類文本閱讀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
一個耳光與八個主義
周澤雄
作文章與做學問之間是什么關(guān)系,有沒有手腳可做,貓膩可藏?
以最近頗為鬧猛的掌摑事件為例。央視"百家講壇"的尊客閻崇年先生在無錫簽名售書,突遭一青年掌摑。事后,該青年把自己的行為解釋成是對閻崇年學術(shù)觀點的抗議?梢越淮囊蛩兀蟾啪瓦@么些。哦,聽說閻崇年先生還有美化康雍乾三朝的傾向,甚至還有為文字獄開脫的嫌疑。但就算如此,只要閻先生是以學術(shù)方式提出見解,我就看不出該見解與他遭到掌摑,存在何種關(guān)聯(lián)。以我性喜就事論事的脾性看來,這就是一樁個案,任何試圖挖掘掌摑合理性的努力,都難稱得體。言論自由的地盤止于言論,拳腳相加永遠不是學術(shù)爭鳴的題中之義。實際上,越是當你不認同閻崇年先生的觀點,你越是要捍衛(wèi)正確的方式,而不是懷著暗暗叫好的居心,替掌摑曲為之說。
但是,我們存在著一些躍躍欲試的時評家,他們像狙擊手那樣尋找著一切可以用來炮制文章的目標,一旦發(fā)現(xiàn),立刻一哄而上,劈頭蓋臉就是一頓宏大闡發(fā)。從一滴水里看太陽、一塊斑點里窺全豹,乃是他們命筆行文的死命令。讓一個耳光僅僅成為一個耳光,那可說不過去,把一次不值得大驚小怪的掌摑,引爆成一聲驚雷,以便在民眾耳畔炸響,才是能耐。由于這些時評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當十八羅漢圍搶一塊臭豆腐時,我們便有幸目睹了一個奇觀:一個耳光打出了八大主義。最近幾天,我順眼瞄到的相關(guān)宏論就有這么一些:有人說,"閻崇年被打的根源在于精英與草根話語權(quán)的不平等";有人強調(diào),這個耳光的實質(zhì),是"狹隘民族主義及其反對者之間的觀念沖突";有人馬上說不,這一耳光不該記在民族主義頭上,民族主義也是冤大頭,它是被"以憤青為代表的激進主義"拖下了水;另有人聲稱,"閻崇年遭掌摑乃是民族主義的反噬";接著,一位看上去見識更高的作者緩緩總結(jié)道:"'為學術(shù)而打人'的背后反映的是一個或許更宏大的文化命題,即公共話語平臺如何從一維走向多維、如何從文化專斷走向文化多元。"
瞧,就是那么個理當歸因于某位青年一時失控的偶發(fā)行為,經(jīng)過我們時評家的一頓"五花大 棒",已經(jīng)有望向吉尼斯申報"人類有史以來最有意義的耳光"了。真正讓我納悶的是,所有這些看上去像煞宏大學術(shù)命題的玩意,都不是以嚴謹?shù)膶W術(shù)研討方式提出來的,而是表現(xiàn)為某種腦筋急轉(zhuǎn)彎,似乎只要"眉頭一皺,計上心來","更宏大的文化命題"就可以戴著假發(fā)套,盎然登場。很顯然,上述命題,姑不論正確與否,哪個不需要來一番宏大論證?非凡的學術(shù)命題竟然可以省略起碼的學術(shù)論證,而代之以一腔熱情,這 個愛好 ,在思維品格上恐怕有點第 三世界色彩。用文章法術(shù)來偷渡學術(shù)觀點,把學術(shù)問題文采化,重大命題靈感化,可見的結(jié)果是,再宏大的文化命題,也難免木偶化。
當然,真能從一個耳光里窺出意義,確乎是一種能耐,畢竟,這個耳光不同于尋常街巷里的一個巴掌。我的請求是,有能耐的活計,請用有能耐的方式加以表現(xiàn)。
(選自2008年11月13日《南方周末》,有刪改)
1、對第4自然段劃線部分的"第三世界色彩"的理解,最準確的一項是( )
A.指把做學問看作作文章,讓其中有貓膩可藏。
B.指對閻崇 年遭掌摑事件大加渲染,上綱上線。
C.指只提出宏大的學術(shù)命題,卻不進行相應的學術(shù)論證,就武斷定論。
D.指對一個本來尋常的事件加以臆測,隨意引申,得出宏大的結(jié)論。
【答案】C
【考點】本題考查對文中某個詞語的理解,能力層級為C級。
【思路點撥】聯(lián)系上下文語境,可以判斷出答案來。
2、下列對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從一滴水里看太陽、一塊斑點里窺全豹,便是一些時評家們命筆行文的死命令。
B. "為學術(shù)而打人"的背后反映的是一個更加宏大的文化命題,即公共話語平臺如何從一維走向多維、如何從文化專斷走向文化多元。
C.作者請求大家對待有能耐的活計,希望大家能用有能耐的方式加以表現(xiàn)。
D. 用文章法術(shù)來偷渡學術(shù)觀點,把學術(shù)問題文采化,重大命題靈感化,結(jié)果是,再宏大的文化命題,也難免木偶化。
【答案】B
【考點】本題考查理解和分析能力,能力層級為C級。
【思路點撥】文中說"為學術(shù)而打人'的背后反映的是一個或許更宏大的文化命題,即公共話語平臺如何從一維走向多維、如何從文化專斷走向文化多元。"文中有個"或許",表示一種可能性啊,并不絕對化。因此所以做這類題目除了要理解和分析文章的能力外,還需要的是細心,有時答案就在文中,只是換了個詞,換了個說法,意思就迥異了啊。
點擊下載全部:2010屆高三語文每周精析精練:論述類文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