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招開始,小心五大騙局
2022-07-13 15:24:27羊城晚報 微博
廣東2022年高校招生錄取工作于7月8日開始。其中,提前批為7月8日至16日,本科批為7月14日至29日,?婆鸀7月30日至8月11日。廣大考生和家長都在焦急等待著錄取結果,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和家長的急切心理,設置“招生陷阱”誘騙考生和家長。日前,廣東省教育考試院梳理匯總了近年來在廣東真實發(fā)生的虛假招生詐騙案例公布于眾,鄭重提醒廣大考生和家長謹防上當受騙。
防招生詐騙口訣:不輕信!不透露!不轉賬!
騙局之一
只要“投檔”,即能“錄取”
個別人謊稱不管考生是否符合投檔條件,只要省招辦“投檔”,就能確保錄取。
事實:高校招生錄取工作按照“學校負責,招辦監(jiān)督”的原則,省招生辦公室在投檔成績達到同批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的考生中,根據投檔原則,按招生計劃的一定比例提供考生電子檔案給高校,高校嚴格按照向社會公布的招生章程提出錄取或者退檔意見,省招生辦根據國家和省的政策規(guī)定和學校招生章程進行審核,符合要求的方準予錄取,未達到投檔分數、不符合投檔條件的是不能進行投檔和錄取的!
騙局之二
有“內部名額”,可“直通高校”
某些不法分子謊稱手中掌握高校“內部名額”“機動計劃”“定向招生計劃”等,即使達不到錄取分數線,也可直接協(xié)調辦理入學。
事實:教育部“三十個不得”禁令中明確要求不得擅自擴大高校招生規(guī);蛘{整高校招生計劃,不得無計劃或擅自突破計劃規(guī)模進行招生或違反計劃管理要求調整計劃。高考錄取過程中不存在所謂的“內部名額”。考生及家長要高度警惕此類“內部名額直通高校”的詐騙信息,從正規(guī)渠道了解、確認考試招生政策和信息,切勿輕信謊言,以致上當受騙。
騙局之三
“低分高錄”“降分補錄”
某些不法分子利用一些學校發(fā)布的征集志愿信息,誤導家長,聲稱可通過“低分高錄 ” “計劃外補招”“降分補錄”等方式錄取考生。
事實:教育部“三十個不得”禁令中明確要求,省級招辦不得違反投檔工作程序或在政策之外降低標準向有關高校投放考生檔案,不得違反規(guī)定的招生程序降低標準錄取考生、拒絕錄取符合條件的考生。高校招生計劃由省級招生考試機構統(tǒng)一向社會公布,未經有關。▍^(qū)、市)公布的招生計劃一律不得安排招生。高校在招生省份未完成的招生計劃,須通過公開征集志愿錄取,為更好地完成招生計劃,征集志愿的分數線有可能會下調,這是正常的舉措,不存在所謂內部降低分數“補錄”“補招”的情況。
騙局之四
一經錄取,立即“轉專業(yè)”
個別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和家長受分數所限無法選擇心儀專業(yè)的困惑,謊稱可通過一入校即辦理“轉專業(yè)”的方式,幫考生入讀理想專業(yè),誤導考生及家長。
事實:《廣東省教育廳關于做好普通高等學校本?茖W生轉專業(yè)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出,有下列情形之一不允許轉專業(yè):招生時有明確規(guī)定不能轉專業(yè)的本、?茖W生,如定向生、國防生等;特殊錄取類型學生申請轉到統(tǒng)招專業(yè)的,如免試生、專插本、三二分段、五年一貫制、第二學士學位等;休學、保留學籍等學籍狀況不正常的;發(fā)放新生錄取通知書和新生入學報到環(huán)節(jié);其他規(guī)定不能轉專業(yè)的情形。一入校即辦理“轉專業(yè)”的說法,不符合國家政策。不同高校“轉專業(yè)”條件和方式有所不同,考生和家長要充分準確了解各高校的具體規(guī)定。
騙局之五
故意混淆普通高等學歷教育與其他教育形式
近年來,一些不法分子或中介故意混淆普通高等學歷教育與其他教育形式之間的區(qū)別,通過自考助學班、網絡教育班、合作辦學、技能培訓等招收學生,但是入學通知書卻閃爍其詞、故意模糊,蒙騙考生及家長。部分辦學機構打著普通高等學歷教育的幌子,實際招收其他教育形式的學員。
事實:普通高等學歷教育學生均須通過高考招錄。上述所謂的“錄取通知書”不是普通高等學歷教育的錄取通知書,“入學”后也不能進行普通高等學歷教育新生學籍電子注冊,更拿不到普通高等學校學歷證書。
提醒:
不法分子會通過偽造文件、私刻印章、設立報名處和咨詢電話、假冒高校招生人員、校領導親戚等方式,騙取考生和家長的信任。廣大考生和家長一定要擦亮雙眼,勿信傳言,明辨是非,避免受騙。
相關推薦: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jié)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