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作文練習題目:語言凝聚文化,文化承續(xù)國家
2020-03-17 17:13:20網(wǎng)絡(luò)整理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60分)
公元前一世紀,一個富庶堅固的城邦被羅馬帝國攻陷了。國既不在,家何以存,民眾星散,顛沛流離。按照民族學的觀點,一個國家消亡數(shù)百年,便復國無望。但兩千年后,神奇的一幕出現(xiàn)了,以色列復國重建。這在全世界是的奇跡。何以如此?隨著研究的深入,學者們發(fā)現(xiàn)一個重要的事實,這個國家雖然消亡了二千年,但語言并未消失,希伯來書面語一直存活,這成為國家復活的重要文化基礎(chǔ)。
要求:綜合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文題解讀】
作文材料意在說明語言對于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重要的影響力,在某種程度上,語言本身的魅力或進步的程度對于一個民族和國家都有著巨大的影響,西方人曾說過,要想滅掉一個國家,先要滅掉它的語言?梢娬Z言對于支撐國家、民族存在或發(fā)展的重要意義。
讀這則材料,我們還要認識到語言作為一種文化的載體,在文明進程中所展現(xiàn)出的巨大生命力和輻射力。語言本身就是一種文化,而且同時又是文化最重要的載體,無論是口頭語,還是書面語,可以說語言是外殼,文化是內(nèi)核,二者又常;楸砝铩
所以對于材料的理解,絕不能僅僅停留在對“語言作用”本身泛泛而談的論證上,還要由表及里,由此及彼,要看到并抓住以語言為代表的文化的重要作用。我們要有這樣的認識:語言即文化,它是民族的靈魂,是國家的根,是民眾永不磨滅的集體記憶(或者叫做哲學意義上的集體無意識),人們不放棄語言,就是不放棄自己的文化,就會永遠遺傳自己獨特的文明基因,縱使皮膚改變,流離失所,幾代受辱,備受踐踏,也絕對不會亡國,更不會亡種,當年的猶太民族如此,今天的中華民族更是這樣。
【佳作賞析】:語言凝聚文化,文化承續(xù)國家
按照常理,一個國家湮滅百年之后,斷無復國重興之望,可是以色列卻打破預言,締造傳奇,居然在兩千年后再度興起。
究其原因,就是他們的語言從未消失,貫穿于國家歷史之中,與家國命脈緊緊相連。由此可見,文化是國家的精神內(nèi)核,而語言則是文化的承續(xù)載體。國家生生不息,就在于文化不斷流,在于語言不消亡。
我對以色列的希伯來語不甚了了,但對于自己的漢語言,她的美好,她的儀態(tài)萬方,可謂是耳濡目染。
語言之美,文以化之。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是中華兒女的無盡財富;堆疊整齊的方塊字,橫平豎直,彰顯中華兒女的品質(zhì);對仗工整的詩詞歌賦,又是千年文化的結(jié)晶。以酒為例,喜則“白日放歌須縱酒”,悲則“潦倒新停濁酒杯”;欲豪邁“會須一飲三百杯”,欲婉約“三杯兩盞淡酒”。以山水為例,登上黃鶴樓,“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漫步西湖畔,“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何其美也。
科技發(fā)展神速,電子設(shè)備基本普及?蛇@始終是把雙刃劍。方便快捷的動畫表情逐步取代了語言表達,手指在屏幕之上靈動輕松碼下“鴻篇”,提起筆來卻被一個簡單的漢字憋紅了臉。這未免是語言的失落。令人欣喜的是《朗讀者》、《中國詩詞大會》、《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如雨后春筍般破土新生,寓教于樂,弘揚傳統(tǒng)文化,重現(xiàn)語言文字的魅力!
龍應(yīng)臺有言:“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隨地亂滾,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強韌的細絲,將珠子串聯(lián)起來成為社會。”語言文字正是那細絲的載體,倘若語言文字隱沒于歷史長河,細線也同樣不堪一擊!
語言凝聚文化,而文化強則國強。大風泱泱,大潮滂滂,世事滄桑,但我中華文化之圣火千古未絕,與之相輝映的是,漢語言也始終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君不見,新詞不斷誕生,熱詞一直流行,你絲毫看不出她的遲暮與僵化。而我中華國運,也可謂日益昌隆,在重要的轉(zhuǎn)型期,我們不管跑得多快,都被丟了語言和文化的魂。
語言與文化是一個國家的軟實力,雖不可果腹,卻是甘甜的生命源泉。語言的力量不同于冷兵器的鋒芒畢露,血腥無情,它是有溫度有情感的。疫情期間那一句“豈曰無衣,與子同裳”,溫暖多少華人的心,那絕不是一沓鈔票,一堆物質(zhì)可以比擬的。
堂堂一國,若失卻了語言的活力,消去了文化的熱度,縱使科技精尖,經(jīng)濟,其土地之上就算能開出絢麗的花,也是沒有根系、缺乏深層滋養(yǎng)的浮淺之花!
語言文字編織成為文化的巨網(wǎng),文化復興為國家騰飛插上強勁的翅膀,而國家富強又為二者提供成長的溫床,此所謂:語言凝聚文化,文化承續(xù)國家。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高考預測、志愿填報、錄取分數(shù)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jié)點
盡在"高考網(wǎng)"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