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歷史教案:《國共的十年對峙》教案二(3)
2019-09-20 15:49:16網絡資源
二、第二次抉擇:城市or農村?
1、背景:三大起義失敗
【總結過渡】:大革命失敗后,中共發(fā)動三次重要起義——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廣州起義。提問:這些起義結果如何?(失敗)這些起義為什么都失敗了呢?
【引導】:同學們發(fā)現(xiàn)沒有,這些起義都是進攻哪里?江西省會、湖南省會、廣東省會,換名話說,這些起義都是進攻中心城市,攻打大城市。表明當時中國革命想走什么革命道路?——俄國城市革命道路。事實證明,這條道路在中國行得通嗎?行不通。為什么?因為在城市中,敵強我弱,革命沒有取勝可能。那怎么辦呢?到農村去
三大起義失敗之后,中共面臨第二次艱難抉擇:城市or農村?
。ㄕ故緲祟}:二、第二次抉擇:城市or農村?1、背景:三大起義失。
進攻長沙失敗以后,毛澤東率領起義隊伍來到湖南瀏陽的文家市,前敵委員會召開了會議,在會上發(fā)生了激烈的爭論。
【討論】如果你是參會者,你贊成誰的觀點?結合材料三、四,試說明你的理由。
2、抉擇:到農村去
經過幾番唇槍舌戰(zhàn),最終大多數(shù)前委肯定了毛澤東的主張。之后,毛澤東帶領隊伍向山區(qū)進發(fā),從而為中國革命開辟了一條新的道路。(展示標題:2、抉擇:到農村去)
提問:毛澤東為中國革命開辟了一條怎樣的新道路?(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毛澤東又是怎樣開辟出這條新的革命道路的?(實踐上,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理論上,提出工農武裝割據(jù)思想,展示標題,然后結合地圖、圖片講解)
。1)實踐上: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
(2)理論上:提出工農武裝割據(jù)思想
【提問過渡】:這條革命道路對革命形勢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呢?經過中國共產黨人不懈努力,30年代初,中國革命形勢再次由低潮轉向高漲。要求學生閱讀P71第3-5段課文,從經濟、軍事、政治等方面,概括30年代初革命形勢高漲的表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