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求學路 湖南師范大學 仁愛精勤 鑄就;
2019-05-28 19:37:58網(wǎng)絡資源文章作者:高考網(wǎng)整理
不到湖南長沙,不能領略岳麓山的秀麗、湘江的壯美;來到湖南長沙,才知道坐落于岳麓山下、湘江之濱的湖南師范大學是中國第一所獨立設置的國立師范學院。
湖南師大的校訓是短短四個字——仁愛精勤。風風雨雨,春華秋實,湖南師大走過近80載,師生無不踐行仁愛精勤的精神內涵。
作為老牌的師范院校,湖南師大注重學生修養(yǎng)。剛剛過去的2014年12月,學校體育學院舉行了2014級新生拜師典禮,新生代表敬師以茶,行三鞠躬禮,呈帖拜師。10位教師欠身,受禮,回帖。隨后,新生齊誦《大學》段落,教授介紹古代弟子拜師的禮儀規(guī)范、解讀《大學》的“三綱八目”,通過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教育,激發(fā)學生的向學之心。
湖南師大有許多學生社團,三元學社是其中著名的一個。自2003年成立至今,三元學社每學年都被評為校“十佳社團”。繁忙的學習之余,社團成員走進學校向小學生講解環(huán)保知識,積極參加省團委和環(huán)保社團組織的保護母親河活動,讓保護母親河的理念深入人心;走進社區(qū),給殘疾人士、下崗工人子弟做免費家教,一做就是9年。2014年暑假,他們到邵陽市的一個山區(qū),邊支教邊開展護鳥宣傳。從長沙出發(fā),路程不算遠,但他們倒車又倒車,走了十幾個小時才到目的地。沒有宿舍,他們只能住教室,課桌拼起來就是床;趕集購買食物,來回要步行4個小時。社團理事長宋芳悅通過這次活動學會了做飯。小宋說:“那地方圍獵鳥類、非法買賣鳥類現(xiàn)象嚴重。社團連續(xù)幾年宣傳后,當?shù)卮迕裾f現(xiàn)在打鳥的人少多了。學校每個暑假組織學生‘三下鄉(xiāng)’,即是培養(yǎng)學生要具有仁愛之心。參加社團活動,能為社會做事,豐富大學生活,讓自己成長,我們受益頗多。”
1月的湖南師大,正是期末考試時節(jié)。剛剛結束一場考試,商學院的教室空空如也。每層樓梯處有一個大柜子。柜子斑駁的模樣表明它們有年頭了,上面還有許多標有名字的小抽屜。隨行的學生說,這是上課老師的信箱,學生學習、生活上遇到問題都可以寫信放進去。老師會取走信,然后解答。
北京學子王海婷說,她最滿意的還是湖南師大的教學。班級都有學院分配的輔導員和班導師,輔導員負責生活、思想,導師負責學業(yè)。“導師像高中老師一樣關心學生,我們吃飯可以邀請導師甚至系主任。他們一點兒架子也沒有。”
在這里,學生接過老師愛的接力棒,還沒離開校門,就把它傳給了偏遠地區(qū)的孩子。
湖南師大每年組織的“三下鄉(xiāng)”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是學校特色精品活動之一,不但傳承了志愿者精神,也提高了當代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與使命感。“三下鄉(xiāng)”活動,從2009年105支隊伍到2013年200多支團隊申報、163支團隊立項,實際參與人數(shù)高達2600余人,覆蓋全國150多個鄉(xiāng)鎮(zhèn)與343家企業(yè)。在湖南師大,暑期社會實踐幾乎成了每個學生的必修課。
羅田慧子是一名大四學生,每年暑期社會實踐她都會參加,去山區(qū)、走村莊,獻出一片愛心。
在小羅支教的地方,有的孩子要翻越一座大山才能到教室上課,更有許多留守兒童思念父母卻無處訴說。每每想到那些孩子黝黑的臉龐、渴望知識的黑眼睛和思念父母的表情,小羅都會心疼不已,更堅定了當一名教師的決心。在1月13日結束的第六屆東芝杯中國師范大學理科師范生教學技能創(chuàng)新大賽總決賽上,羅田慧子作為湖南師大唯一一名參賽者,在全國41所師范大學121人中拿了第6名。“支教不僅是獻愛心,更能讓我們了解社會需要什么。這次比賽讓我距教師夢又近了一步。”小羅說。
湖南師范大學成立于烽火連天的1938年,發(fā)展至今,已成為占地168公頃、有5個校區(qū),具有教師教育特色的國內一流綜合性大學。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基礎教育課程人才培養(yǎng)和研究基地等“高大上”的頭銜都是湖南師大為師秉承仁愛之心、為業(yè)追求精益求精的結果。
湖南師大擁有蛋白質組學與發(fā)育生物學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蛋白質化學與魚類發(fā)育生物學、化學生物學與中藥分析、低維量子結構與調控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劉筠院士主持的多倍體繁殖與育種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自50年代以來就從事淡水魚及其他水生經(jīng)濟動物生殖生理和育種研究,在魚類遺傳育種方面開展了大量系統(tǒng)的研究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績。
“至善講堂什么時候上課?”“講堂座位只有100多個,大家要提前去啊。”湖南師大學生貼吧里有不少這樣的問答。“至善講堂的講座還是校選課之一,每周都有,有時一周兩次,都是很牛的人來為學生做講座,同學們都喜歡去,去晚了沒地兒。”北京學子劉子豪說。
2011年5月,湖南師大開設了“至善講堂”文化素質教育系列講座,每年投入20萬元專項經(jīng)費,舉辦高水平文化素質教育講座。不同學科專業(yè)國內外知名專家教授,圍繞文學、歷史、哲學、法學、藝術等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相關內容,講自己的研究心得、奮斗經(jīng)歷、人生感悟,與師生現(xiàn)場交流。教育部原副部長周遠清、英國薩里大學教授萊茵哈德·巴赫曼等都在至善講堂講過課。
學子秦建宇認為,通過至善講堂的課,可以聆聽大家的教誨,感受大家對專業(yè)鍥而不舍、做到極致的精神。
有學子說:“想知道湖南師大的學風如何,去圖書館看看就知道了。”為探究竟,記者走進了學校圖書館。圖書館正在擴建,外面有高高的腳手架,門前被木板隔出了安全通道。中午12時,圖書館內依然座無虛席?磿、查資料、記筆記……學生忙得不亦樂乎。有的人桌邊還放著食物,看來是準備午休時都在這里學習,不想去吃午飯了。一名學生告訴記者,只要沒課,他就會來圖書館讀書。每到考試前,他更是6點鐘就起床到圖書館搶座位復習。
劉子豪已經(jīng)是大二生了,課程很多,他還是校學生社團聯(lián)合會文化傳播中心副主任、天文協(xié)會的理事長,最近非常忙。上個月,長沙舉行了首屆科普節(jié)。12月13日、17日、19日、20日,小劉和他的小伙伴帶著兩臺天文望遠鏡,到湘江邊搞起了“路邊天文”。12月13日晚正值雙子座流星雨的高峰時段,協(xié)會組織了流星雨觀測和獵戶座、仙后座等星座辨識活動,幫助有興趣的市民和中小學生認識冬季星空、識別星座,感受天文之美。當時,有一個孩子通過望遠鏡觀看月亮,驚喜地叫到:“月亮上怎么全是坑呢?”劉子豪趁機給他講了很多天文知識。“說不定,將來要出一個天文學家呢!”他說。
大三學生李源,畢業(yè)于順義九中:學校學術氛圍濃厚,教授給本科生上課。老師都很熱心幫助學生。農(nóng)村學生和城市學生相處融洽。
大二學生王海婷,畢業(yè)于北師大良鄉(xiāng)附中:我參加了天文地理學會,和湖南大學社團共同活動,鍛煉了組織和交往能力。
大四學生唐藝格,畢業(yè)于朝陽外國語學校:天馬公寓食堂的湖南菜很好吃。學校景點多,自然環(huán)境好。
大二學生馮燕,畢業(yè)于北京十五中:高考時,我所有志愿全報外地高校。高中時,我愛讀劉同的《誰的青春不迷!。劉同是湖南師大的,我就報了這所大學。學校教學水平高,量子樓很牛。我還每周去爬岳麓山,陶冶情操,感受四季變化。
大二學生劉子豪,畢業(yè)于昌平一中:做“路邊天文”就是要吸引中小學生參與,讓他們知道,天文不是“高大上”,它就在路邊。我希望通過社團的力量,為社會做些事,讓天文科普真正走進大眾。
大四學生羅田慧子,畢業(yè)于北京市鐵路二中:每年暑假,我都會去不同地方支教,收獲頗多。那些孩子的天真無邪更堅定了我當教師的決心。在外地上學,除了從各方面鍛煉自己,還能感受異地文化。到湖南師大讀書著實是一件令我終生受益的正確選擇,在助我成為一名優(yōu)秀化學教師的同時,更培養(yǎng)了我獨立自主的能力,使我的交際能力、組織協(xié)調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高考預測、志愿填報、錄取分數(shù)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jié)點
盡在"高考網(wǎng)"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