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Modal
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qū)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東北地區(qū)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qū)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qū)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qū)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qū)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qū)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首頁 > 高中頻道 > 高二地理復習方法 > 高二地理復習方法:筆記整理

高二地理復習方法:筆記整理

2019-04-27 18:31:53網絡資源


高考

  1、(1)人口自然增長由出生率和死亡率決定。

  (2)工業(yè)革命之后人口增長明顯加快原因:生產力發(fā)展,近一百年尤其近五十年增長速度最快。

 。3)目前,發(fā)達國家人口增長緩慢,俄羅斯、德國、日本等國家還出現(xiàn)了人口減少的現(xiàn)象。二戰(zhàn)后,發(fā)展中國家人口增長很快,原因是政治上的獨立,民族經濟的發(fā)展,醫(yī)療衛(wèi)生事業(yè)的進步,使得人口死亡率下降,20世紀70年代以后,很多發(fā)展中國家采取了控制人口的措施,世界人口增長趨緩。

 。4)不同階段人口增長模式的類型變化原始型(高高低)?傳統(tǒng)型(高低高)?現(xiàn)代型(低低低)。現(xiàn)在,歐洲北美為代表的發(fā)達地區(qū)已進入現(xiàn)代型,大部分發(fā)展中國家屬于傳統(tǒng)型,世界人口增長模式處于傳統(tǒng)型向現(xiàn)代型的過渡階段。但我國已進入現(xiàn)代型。(參考課本P6圖1.6)

  2、(1)國際人口遷移:19世紀以前,遷移的總特點是以集團性、大批的移民為主;二戰(zhàn)后的新特點是人口從發(fā)展中國家流向發(fā)達國家,定居移民減少,短期流動人口增多。

  (2)我國人口遷移:從新中國成立到80年代中期,國內人口遷移主要是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主要方向是由東部遷向西北、東北、內地。 80年代中期以后,人口流動主要是人們?yōu)榱俗非蟾玫纳疃园l(fā)遷移的。主要方向是由較貧困地區(qū)遷往發(fā)達地區(qū),出現(xiàn)了“民工潮”。

  2、全球近地面有7個氣壓帶(高低壓相間分布),6個風帶。

 。1)低緯度環(huán)流:

 、俪嗟赖蛪簬В阂驗闊崃ψ饔眯纬,氣流輻合上升,易成云致雨,形成多雨帶。常年受其控制形成熱帶雨林氣候(亞馬孫平原、剛果盆地、東南亞的馬來群島)

 、诟睙釒Ц邏簬В阂驗閯恿ψ饔枚纬桑瑲饬髟30度緯度上空聚積而下沉,形成少雨帶(東亞季風區(qū)除外),常年受其控制的地區(qū)形成熱帶沙漠氣候(北非的撒哈拉水沙漠、西亞的沙漠、北美美國西部的沙漠、南美智利、秘魯西部的沙漠、澳大利亞大沙漠)

 、坌棚L帶:由副高吹向赤道低壓的氣流,在北半球右偏成東北信風,在南半球左偏成東南信風。

 。2)中緯度環(huán)流:

 、芨睒O地低壓帶:由來自低緯的暖氣流與來自高緯的冷氣流相遇運動上升而形成。形成溫帶多雨帶。

 、葜芯曃黠L帶:由副高吹向副極地低壓帶的氣流,在北半球右偏成西南風,在南半球左偏成西北風,習慣上叫西風,受其常年控制的地區(qū),在大陸西岸形成溫帶海洋性氣候。(歐洲西部、北美西部如加拿大的溫哥華附近、南美南端的安第斯山西側、澳大利亞南端及塔斯馬尼亞島、新西蘭等)

 。3)高緯環(huán)流:

  ⑥極地高壓帶:因為熱力作用而形成,冷空氣下沉,形成少雨帶。不過極地因為氣溫低,蒸發(fā)更少,所以極地屬于降水量大于蒸發(fā)量的地區(qū),為濕潤地區(qū)。

 、邩O地東風帶:由極地高壓帶吹向副極地低壓帶的氣流,在地轉偏向力作用下,北半球右偏成東北風,南半球左偏成東南風。

 。4)氣壓帶和風帶的移動:△移動的原因:隨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而動!饕苿臃较颍壕捅卑肭蚨,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5)單一氣壓帶或風帶作用形成的氣候類型:熱帶雨林氣候(赤道低氣壓帶)、熱帶沙漠氣候(副熱帶高氣壓帶)、溫帶海洋性氣候(中緯西風帶)。

  (6)氣壓帶、風帶移動形成的氣候類型:熱帶草原氣候(夏季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冬季受低緯信風帶控制)、地中海氣候(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冬季受中緯西風帶控制)。

[標簽:復習方法 高二地理]

分享: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yè)分數線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高考網微信
    ID:gaokao_com

  • 高考


高考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