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qū)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東北地區(qū)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qū)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qū)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qū)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qū)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qū)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wǎng)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首頁 > 高考總復習 > 高考生物復習方法 > 2019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識點總結歸納(2)

2019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識點總結歸納(2)

2018-12-13 17:01:02學科網(wǎng)

  31

  消化酶、抗體等分泌蛋白合成需要四種細胞器:核糖體,內質網(wǎng)、高爾基體、線粒體。

  32

  細胞膜、核膜、細胞器膜共同構成細胞的生物膜系統(tǒng),它們在結構和功能上緊密聯(lián)系,協(xié)調。

  維持細胞內環(huán)境相對穩(wěn)定生物膜系統(tǒng)功能許多重要化學反應的位點把各種細胞器分開,提高生命活動效率

  33

  細胞核由DNA及蛋白質構成,與染色體是同種物質在不同時期的染色質兩種狀態(tài)容易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

  功能:是遺傳信息庫,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

  34

  植物細胞內的液體環(huán)境,主要是指液泡中的細胞液。

  原生質層指細胞膜,液泡膜及兩層膜之間的細胞質

  植物細胞原生質層相當于一層半透膜;質壁分離中質指原生質層,壁為細胞壁

  35

  細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選擇透過性膜

  自由擴散:高濃度→低濃度,如H2O,O2,CO2,甘油,乙醇、苯

  協(xié)助擴散:載體蛋白質協(xié)助,高濃度→低濃度,如葡萄糖進入紅細胞

  36

  物質跨膜運輸方式主動運輸:需要能量;載體蛋白協(xié)助;低濃度→高濃度,如無機鹽、離子、胞吞、胞吐:如載體蛋白等大分子

  37

  細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選擇透過性膜,這種膜可以讓水分子自由通過,一些離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過,而其他離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則不能通過。

  38

  本質:活細胞產(chǎn)生的有機物,絕大多數(shù)為蛋白質,少數(shù)為RNA、高效性

  特性專一性:每種酶只能催化一種成一類化學反應

  酶作用條件溫和:適宜的溫度,pH,最適溫度(pH值)下,酶活性最高,

  溫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活性都會明顯降低,甚至失活(過高、過酸、過堿)功能:催化作用,降低化學反應所需要的活化能

  結構簡式:A—P~P~P,A表示腺苷,P表示磷酸基團,~表示高能磷酸鍵

  全稱:三磷酸腺苷

  39

  ATP與ADP相互轉化:A—P~P~PA—P~P+Pi+能量

  功能:細胞內直接能源物質

  40

  細胞呼吸:有機物在細胞內經(jīng)過一系列氧化分解,生成CO2或其他產(chǎn)物,釋放能量并生成ATP過程

  41

  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比較:有氧呼吸、無氧呼吸

  場所:細胞質基質、線粒體(主要)、細胞質基質

  產(chǎn)物:CO2,H2O,能量

  CO2,酒精(或乳酸)、能量

  反應式:C6H12O6+6O26CO2+6H2O+能量

  C6H12O62C3H6O3+能量

  C6H12O62C2H5OH+2CO2+能量

  過程:第一階段:1分子葡萄糖分解為2分子丙酮酸和少量[H],釋放少量能量,細胞質基質

  第二階段:丙酮酸和水徹底分解成CO2和[H],釋放少量能量,線粒體基質

  第三階段:[H]和O2結合生成水,大量能量,線粒體內膜

  無氧呼吸

  第一階段:同有氧呼吸

  第二階段:丙酮酸在不同酶催化作用下,分解成酒精和CO2或轉化成乳酸能量42、細胞呼吸應用:包扎傷口,選用透氣消毒紗布,抑制細菌有氧呼吸

  酵母菌釀酒:選通氣,后密封。先讓酵田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再無氧呼吸產(chǎn)生酒精

  花盆經(jīng)常松土:促進根部有氧呼吸,吸收無機鹽等

  稻田定期排水:抑制無氧呼吸產(chǎn)生酒精,防止酒精中毒,爛根死亡

  提倡慢跑:防止劇烈運動,肌細胞無氧呼吸產(chǎn)生乳酸

  破傷風桿菌感染傷口:須及時清洗傷口,以防無氧呼吸

  43

  活細胞所需能量的最終源頭是太陽能;流入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總能量為生產(chǎn)者固定的太陽能

  44

  葉綠素a

  葉綠素主要吸收紅光和藍紫光

  葉綠體中色素葉綠素b(類囊體薄膜)胡蘿卜素

  類胡蘿卜素主要吸收藍紫光

  葉黃素

  45

  光合作用是指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CO2和H2O轉化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并且釋放出O2的過程。

  46

  18C中期,人們認為只有土壤中水分構建植物,未考慮空氣作用

  1771年,英國普利斯特利實驗證實植物生長可以更新空氣,未發(fā)現(xiàn)光的作用

  1779年,荷蘭英格豪斯多次實驗驗證,只有陽光照射下,只有綠葉更新空氣,但未知釋放該氣體的成分。

  1785年,明確放出氣體為O2,吸收的是CO2

  1845年,德國梅耶發(fā)現(xiàn)光能轉化成化學能

  1864年,薩克斯證實光合作用產(chǎn)物除O2外,還有淀粉

  1939年,美國魯賓卡門利用同位素標記法證明光合作用釋放的O2來自水。

  47

  條件:一定需要光

  光反應階段場所:類囊體薄膜,

  產(chǎn)物:[H]、O2和能量

  過程:(1)水在光能下,分解成[H]和O2;

  (2)ADP+Pi+光能ATP

  條件:有沒有光都可以進行

  暗反應階段場所:葉綠體基質

  產(chǎn)物:糖類等有機物和五碳化合物

  過程:(1)CO2的固定:1分子C5和CO2生成2分子C3

  (2)C3的還原:C3在[H]和ATP作用下,部分還原成糖類,部分又形成C5

  聯(lián)系:光反應階段與暗反應階段既區(qū)別又緊密聯(lián)系,是缺一不可的整體,光反應為暗反應提供[H]和ATP。

  48

  空氣中CO2濃度,土壤中水分多少,光照長短與強弱,光的成分及溫度高低等,都是影響光合作用強度的外界因素:可通過適當延長光照,增加CO2濃度等提高產(chǎn)量。

  49

  自養(yǎng)生物:可將CO2、H2O等無機物合成葡萄糖等有機物,如綠色植物,硝化細菌(化能合成)

  異養(yǎng)生物:不能將CO2、H2O等無機物合成葡萄糖等有機物,只能利用環(huán)境中現(xiàn)成的有機物來維持自身生命活動,如許多動物。

  50

  細胞表面積與體積關系限制了細胞的長大,細胞增殖是生物體生長、發(fā)育、繁殖遺傳的基礎。

  51

  真核細胞的分裂方式減數(shù)分裂:生殖細胞(精子,卵細胞)增殖

  52

  分裂間期:完成DNA分子復制及有關蛋白質合成,染色體數(shù)目不增加,DNA加倍。有絲分裂:體細胞增殖

  無絲分裂:蛙的紅細胞。分裂過程中沒有出現(xiàn)紡綞絲和染色體變化

  前期:核膜核仁逐漸消失,出現(xiàn)紡綞體及染色體,染色體散亂排列。

  有絲分裂中期:染色體著絲點排列在赤道板上,染色體形態(tài)比較穩(wěn)定,數(shù)目比分裂期較清晰便于觀察

  后期: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離,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

  末期:核膜,核仁重新出現(xiàn),紡綞體,染色體逐漸消失。

  53

  動植物細胞有絲分裂區(qū)別:植物細胞、動物細胞

  間期:DNA復制,蛋白質合成(染色體復制)

  染色體復制,中心粒也倍增

  前期:細胞兩極發(fā)生紡綞絲構成紡綞體中心體發(fā)出星射線,構成紡綞體

  末期:赤道板位置形成細胞板向四周擴散形成細胞壁

  不形成細胞板,細胞從中央向內凹陷,縊裂成兩子細胞

  54

  有絲分裂特征及意義:將親代細胞染色體經(jīng)過復制(實質為DNA復制后),精確地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在親代與子代之間保持了遺傳性狀穩(wěn)定性,對于生物遺傳有重要意義

  55

  有絲分裂中,染色體及DNA數(shù)目變化規(guī)律

  56

  細胞分化:個體發(fā)育中,由一個或一種細胞增殖產(chǎn)生的后代,在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功能上發(fā)生穩(wěn)定性差異的過程,它是一種持久性變化,是生物體發(fā)育的基礎,使多細胞生物體中細胞趨向專門化,有利于提高各種生理功能效率。

  57

  細胞分化舉例:紅細胞與肌細胞具有完全相同遺傳信息,(同一受精卵有絲分裂形成);形態(tài)、功能不能原因是不同細胞中遺傳信息執(zhí)行情況不同

  58

  細胞全能性:指已經(jīng)分化的細胞,仍然具有發(fā)育成完整個體潛能。

  高度分化的植物細胞具有全能性,如植物組織培養(yǎng)因為細胞(細胞核)具有該生物

  生長發(fā)育所需的遺傳信息高度分化的動物細胞核具有全能性,如克隆羊

  59

  細胞內水分減少,新陳代謝速率減慢

  細胞內酶活性降低,細胞衰老特征細胞內色素積累

  細胞內呼吸速度下降,細胞核體積增大

  細胞膜通透性下降,物質運輸功能下降

  60

  細胞凋亡指基因決定的細胞自動結束生命的過程,是一種正常的自然生理過程,如蝌蚪尾消失,它對于多細胞生物體正常發(fā)育,維持內部環(huán)境的穩(wěn)定以及抵御外界因素干擾具有非常關鍵作用。

  能夠無限增殖

  61

  癌細胞特征形態(tài)結構發(fā)生顯著變化

  癌細胞表面糖蛋白減少,容易在體內擴散,轉移

  62

  癌癥防治:遠離致癌因子,進行CT,核磁共振及癌基因檢測;也可手術切除、化療和放療

  2

  如何快速提高生物成績

  1.簡化記憶法

  即通過分析教材,找出要點,將知識簡化成有規(guī)律的幾個字來幫助生物知識記憶。例如DNA的分子結構可簡化為“五四三二一”,即五種基本元素、四種基本單位、每種基本單位有三種基本物質、很多基本單位形成兩條脫氧核酸鏈、成為一種規(guī)則的雙螺旋結構。

  2.聯(lián)想記憶法

  即根據(jù)教材內容,巧妙地利用聯(lián)想幫助記憶。在背誦知識點時,可以發(fā)散思維,利用自己熟悉的事物和想象來促進記憶。

  3.對比記憶法

  在生物學學習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詞易混淆、難記憶,對于這樣的內容,可運用對比法記憶。對比法即將有關的名詞單列出來,然后從范圍、內涵、外延、乃至文字等方面進行比較,存同求異,找出不同點。這樣反差鮮明,容易記憶。例如:同化作用與異化作用、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激素調節(jié)與神經(jīng)調節(jié)、物質循環(huán)與能量流動等等。

  4.綱要記憶法

  生物學中有很多重要的、復雜的內容不容易記憶,可將這些知識的核心內容或關鍵詞語提煉出來,作為知識的綱要。抓住了綱要則有利于知識的記憶。例如高等動物的物質代謝就很復雜,但它也有一定規(guī)律可循,無論是哪一類有機物的代謝,一般都要經(jīng)過“消化”、“吸收”、“運輸”、“利用”、“排泄”五個過程,這十個字則可成為記憶知識的綱要。

  5.衍射記憶法

  以某一重要的知識點為核心,通過思維的發(fā)散過程,把與之有關的其他知識盡可能多地建立起聯(lián)系。這種方法多用于章節(jié)知識的總結或復習,也可用于將分散在各章節(jié)中的相關知識聯(lián)系在一起。

[標簽:生物備考 生物知識點]

分享: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shù)線

專業(yè)分數(shù)線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高考網(wǎng)微信
    ID:gaokao_com

  • 👇掃描免費領
    近十年高考真題匯總
    備考、選科和專業(yè)解讀
    關注高考網(wǎng)官方服務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