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語文教案:《廉頗藺相如列傳》教學設(shè)計(三)(3)
來源:網(wǎng)絡(luò)整理 2018-11-22 12:37:42
第二課時
一、集中學習14—16節(jié)
1、學生對照注釋,試翻譯。
2、師生共同疏通,落實文句翻譯。
3、研讀、討論“澠池之會”。(會前計議:相如主行并從,廉送至境與訣;會上斗爭:迫使秦王擊破缶,反請咸陽為壽;斗爭結(jié)果:會上終不勝趙,會后秦不敢動。)
、偾剀娫诖騽僬痰那闆r下為什么主動與趙求和?
在軍事上取得勝利的情況下,試圖在外交上以勢壓倒對方,逼迫對方投降,免去或減少動用武力的代價。
、谇赝踉鯓游耆柃w王?從哪些字可以看出來?藺相如是怎樣針鋒相對的?
“秦王飲酒酣”中的一個“酣”字寫出秦王的趾高氣揚、盛氣凌人的神態(tài);“令趙王鼓瑟”中的“令”寫出秦王自命高趙王一等,且要寫進史冊。
藺相如:首先前曰:“趙王竊聞秦王善為秦聲,請奉盆缶秦王,以相娛樂”;其次“前進缶,因跪請秦王”,“五步之內(nèi),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再次“張目叱之,左右皆靡”。
、矍赝跻挥嬑闯桑痔岢“請以趙十五城為秦王壽”的無理要求,藺相如如何對策?
藺相如針鋒相對,以攻為守,提出同樣要求:“請以秦之咸陽為趙王壽”,咸陽是秦的都城,其價值在趙十五城之上。
、“澠池之會”的結(jié)果如何?
一是“秦王竟酒,終不能加勝于趙”;
二是“趙亦盛設(shè)兵以待秦,秦不敢動”。
二、集中學習17—21節(jié)
1、學生朗讀,翻譯。
2、品讀討論:
、倭H藺相如之間的矛盾起因是什么?廉頗的心理狀態(tài)有何變化?是由哪些語言體現(xiàn)出來的?
、谔A相如是怎樣處理這一矛盾的?從而顯示出藺相如怎樣的性格特征?他們的和好的共同思想基礎(chǔ)是什么?
、圩髡邔懱A相如舍人的諫言用意是什么?
、茉鯓涌创H的形象?你喜歡他嗎?
3、誦讀,增強語感,接受古文化的熏陶。
三、布置作業(yè)。
相關(guān)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shù)線
專業(yè)分數(shù)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