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考試年”折射浮躁心態(tài)
2017-05-24 19:57:01高考幫
SAT、托福、雅思、名校冬令營每月一個國家的“高考”登場踏入高三,意味著學子們要拼搏一年,為明年6月的高考作準備。但記者在采訪中卻發(fā)現(xiàn),雖然現(xiàn)在才11月中旬,但越來越多的學生已經馬不停蹄地參加被譽為"美國高考"的SAT、托?荚嚰斑M入英國高校的雅思考試,并把法國大學校的入學測試考試、中國一些名牌大學的"冬令營"及提前筆試和面試也列入了備考名單,希望能夠在多種選擇中把握最佳機會,或為明年6月的高考早早鋪設一條體面的后路。面對學生、家長把高三當成"考試年"的現(xiàn)象,資深高三班主任和名牌中學校長表示:這樣做并不可取,家長和學生應該找準自己的目標和定位,不要疲于奔命而結果一事無成!尽翱荚嚹辍惫窒蟆棵吭聟⒓右粋國家的“高考”備戰(zhàn)各國“高考”,一個都不能少剛進入高三,小孫就已經提前進入了沖刺備考階段。小孫的日程表排得滿滿的:10月進軍美國,參加SAT、托?荚;11月參加雅思考試;12月、明年1月參加全國各名牌高校的冬令營等考試;1月份還要參加法國大學校考試。這樣的一張日程表也使得小孫疲于奔命,9、10月他剛摸清SAT和托福的套路,11月又開始對著雅思找規(guī)律,而12月他又要拾起奧數(shù),拚一張中國名牌高校的入場券;到了明年1月他還要背一些法文數(shù)學單詞,使自己離法國大學校更近一步。小孫表示只有全面開花才能確保自己進入世界一流的高校,辛苦點也值得。為考雅思高分不惜“翹課”小俞是一所區(qū)重點高中的高三學生,他的成績在班級里一直處在中等偏下的水平?尚∮岬男臍夂芨,他想自己雖然踏不進北大、清華、復旦、交大的門檻,但也要進一所世界一流的大學。于是他把目標鎖定了澳大利亞的一所世界排名靠前的高校,一心想考出6.0的雅思成績來確保申請成功?尚∮岜旧淼挠⑽某煽儾⒉怀錾,為了能夠在雅思考試中取得好成績,小俞開學時就與老師打好招呼,每天不去上課,只在家埋頭復習。小俞說他只打算參加雅思考試,而且相信自己肯定能考到6.0,他根本就沒打算參加明年6月的高考。不怕OFFER少,最好多得挑花眼小劉這個上海名牌高中的尖子生篤定能進中國一流、世界一流的大學,可他卻選擇了多撒網(wǎng),不但參加了SAT、托福及雅思考試,連學校里的名牌大學的保送名額他也不放過,而且他的父母還幫他拿上海各名牌大學的加分,可謂用足了工夫。對此小劉解釋說,他不怕選擇多,就怕沒有選擇。他認為既然自己具有實力,當然是什么機會就不要放過,OFFER越多他就能從中精心挑選出最好的選擇,進一所稱心如意的大學!炯议L心態(tài)】人往高處走,要留條后路面對學生把高三當作“考試年”,家長有兩種心態(tài),一種認為自己孩子學習好,有實力往高處走;而另一種則擔心孩子高考失利,所以要早備后路。高三家長傅女士表示女兒就讀名牌高中,考北大、清華絕對沒有問題,而且女兒的英文也很棒,所以她支持女兒參加SAT和托?荚,希望她能夠考個比較高的分數(shù),順利踏進美國名校大門;與此同時她也讓女兒參加北大、清華的提前選拔考試,不錯過進國內名校的機會。她說畢竟現(xiàn)在能進美國排名前50的大學機會不是很大,等美國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到了再決定是否要去美國留學。另一位高三家長郭先生估算兒子要考進上海的一流大學也很難,萬一落榜就很沒面子,所以他就替兒子作主,讓他去考雅思,拿個過得去的分數(shù)來申請外國的大學,作為高考失敗的后路。郭先生說,他其實并不是特別希望兒子出國,而且家里經濟條件也不是最好,但與兒子高考落榜相比,去外國大學讀書也是條體面的出路!局袑W校長觀點】考試太多給學校無形煩惱復旦附中謝應平校長表示,目前美國、英國、法國、日本、中國香港地區(qū)及一些內地名牌大學紛紛來上海選拔人才,這也給學校帶來了一些無形的煩惱。謝校長表示,拔尖的學生因此挑花了眼,而一些本來計劃參加高考、綜合條件不具備的學生也因此產生了盲目攀比的現(xiàn)象,這山望著那山高。他認為,這引發(fā)了學生們比較浮躁的心態(tài)和情緒的波動,對學校的正常教育教學帶來影響。謝校長指出,目前每年復旦附中就讀外國名校的畢業(yè)生畢竟是極少數(shù),絕大部分學生都是要在國內參加高考,而他們的主要精力就應該放在復習迎考上,所以應該把心靜下來,潛心學習,多參加這些考試對他們好處并不大;現(xiàn)在青年機會很多,要以平常的心態(tài)對待選擇和挑戰(zhàn)!敬髮W專家觀點】選拔考試不能代替高考復旦大學招辦主任鄭方賢則認為,雖然隨著招生工作的陸續(xù)展開,高校會設置一些考試,但學生無需根據(jù)考試內容進行準備。對學生來說,他們的最終目標是高考,而所有的選拔考試都不能代替高考。雖然在這過程中可能要接受來自各高校的選拔,但高校安排的各種選拔可以幫助學生了解大學及其專業(yè),往年由于對學校和專業(yè)的選擇都安排在4月份左右,因此會出現(xiàn)很多問題,但對這些提前感受過選拔氣氛的學生來說,就不會存在這些問題,因為他們已經提前消化掉了。更何況,中學的高三教育都比較嚴謹,整個的教學進度和內容學校老師都會把握好,學校也有其自身的程序,所以業(yè)余時間的這些考試不可能讓學生脫離日常的教學活動,大學再怎么搞,也不可能讓學生脫離這個秩序,畢竟學生的目標是高考。問題出在招生體制上高等教育研究專家熊丙奇教授則認為,對于高三“考試年”這種現(xiàn)象,不論是家長、學生還是學校都沒有錯,關鍵出在體制問題和高校的招生問題上,而這兩者之間又是相輔相成的。往年,每年的3、4月份才是獲取高校招生信息的時候,但現(xiàn)在,很多高校的優(yōu)秀生源的搶奪戰(zhàn)越來越提前,互相之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但這其實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xiàn)。其實一紙加分表對于學生來說,并不是什么定心丸,相反,卻容易造成學生自我判斷的錯位。比如,本來某個學生的水平不一定能上北大,但有了推薦表后,原來無望的事就突然有了希望,于是學生開始在考與不考之間搖擺不定,因為加分都是有條件的,一旦選擇了北大,就意味著要放棄其他更有把握的學校。這就如同雞肋一般,食之無味但又棄之可惜。然而隨著高校的頻頻出擊,在校的學生一個個都被誘惑所動,以至于都沒心思好好讀書,人心漸漸浮躁。其實,究其原因,還在于招生制度的不過硬。合理的招生制度應該有多次類似高考的重要考試,學生可以拿其中最好的一個成績去申請學校。對現(xiàn)在的高三學生來說,在面對這些的時候不要看得太重。因為很多加分不是加在原始分上的,所以對學生來說,實力有沒有增加、注重學習才是上策!景嘀魅吸c評】功利心態(tài)可能得不償失上海中學高三班主任楊嶸認為,高三學生應該一門心思關注在某一點上,按照高考思路好好復習,一會SAT,一會又是其他考試,使學生的心思都亂了。她指出,家長認為多參加一次考試就多一條路,其實這種功利的心態(tài)往往會得不償失。她指出,SAT、雅思、高考等每種考試的思路都不一樣,學生多參加考試可能會造成浪費,如果一些很好的學生成績不理想,會對他們造成打擊,使他們產生心理落差。西南位育中學高三班主任李葉青表示,學生想多點選擇不是壞事,但是高三一年如果經常參加一些考試會使他們產生心理波動。她表示,高三多參加考試對一些目標明確、自控能力強的學生而言會讓他們更加努力,但對一些學習不是特別好的學生往往會因此放松課內的學習。她說,對這些學生來說,高考前的時間很寶貴,萬一這條出國道路行不通再回來參加高考,這拉下的幾個月并不是輕易能夠補回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