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生越來越親民,門檻沒有你想象的那么高
2016-11-16 10:46:24百年英才高考志愿管家
每年高考填報志愿時,高三的小伙伴們?nèi)歼o了高考分數(shù),瞪大了眼睛看學校,選專業(yè),生怕志愿填錯,浪費自己辛苦三年得來的每一分。
面對高考的千軍萬馬,自主招生給許多有學科特長或是才藝的高中生另一個進入高校的捷徑。然而每當小編跟一些高三的小伙伴們說起自主招生這種獨辟蹊徑的高校招考方式時,總有伙伴這樣說“
自主招生?不太清楚,聽說門檻條件很高呀。。
眾觀我們身邊參加自主招生的同學們,基本都成績好且有競賽資質(zhì)。那么,是不是表示自主招生的門檻就是設定為這類學生呢?遠遠不是。
自主招生是我國高?荚囌猩贫鹊挠袡C組成部分,是對現(xiàn)行統(tǒng)一高考招生錄取的一種補充,主要選拔具有學科特長和創(chuàng)新潛質(zhì)的優(yōu)秀學生,也就是所謂的“偏才怪才”。該如何證明你具有“偏才怪才”資質(zhì)呢?
關于“偏才怪才”,不同的院校招生章程中給出了不同的錄取標準。但大體上都離不開以下幾種:
(1)學科類競賽資質(zhì)
比如:數(shù)學、物理、生物、化學、信息學等奧林匹克競賽
這一類競賽資質(zhì)多偏向于理科,競爭大且難考。
(2)綜合成績類
考生在高中內(nèi)有任一學科排名在全校期中、期末大考中排名前列或滿分;高中階段,在哲學、思辨、社會工作或思想政治方面有突出潛質(zhì)等。
以上兩大報考標準,成為了學生們要參加自主招生,首先衡量自己有沒有的條件。由于考試的超高難度,以及分數(shù)過分拔尖,讓80%的學生望而卻步。其實,除了“學科類競賽和成績”,高校的自主招生并不一定都是高門檻。
(3)英語或者作文類競賽
大部分高校并沒有在招生簡章中指明特定的比賽,只給出了范圍,和報名資格需要得到獲獎名次。這也就是說,學生只要多多參加相關方面的競賽,獲得名次就有機會。在我國這類競賽的范圍非常廣,比賽包括語文報全國中學生作文大賽、新概念作文大賽、全國創(chuàng)新英語大賽、21世紀杯全國中學生英語大賽等等。其中,21世界杯全國中學生英語大賽是文理科生兼報,并是國際認可的獎項。
(4)論文
有些文科性質(zhì)的高校為了錄取到最適合學生,列出了“在期刊上發(fā)表過文章或論文”自主招生條件。對于愛寫詩、散文的學生來說,這將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平時多多收集自己的文章,并不斷投稿,積累名氣,同時參加一些權(quán)威的論文寫作培訓。
如果您對于以上的四大自主招生條件,依舊覺得門檻兒高。不妨看一下這份案例:
有一位學生參加了清華大學的自主招生。從高二起就準備競賽,物理化學都參加,但高三時,競賽并沒有取得好成績。在沒有競賽優(yōu)勢的情況下,怎樣在自主招生中勝出呢?高二優(yōu)勢體現(xiàn)出來了。原來,這位同學思維很活,自主學習能力強,高二報了選修課,注重提高思維能力。結(jié)果,在清華大學的自主招生筆試中,得到了班里的最高分,而他平時是拿不了第一的。
這位孩子因為參加學校的選修課,就獲得了自主招生的資質(zhì),是不是覺得很神奇?從這份案例中,我們看到了一個自主招生很重要的一個關鍵點:學生的思維能力,才是“偏才怪才”的重要評判點。當孩子的思維能力上了一個臺階,還會說自主招生的門檻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