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讓你我高考成績有天壤之別?
2016-10-27 14:09:20搜狐教育
高中三年,有人說,“高一相差不大,高二始分高下,高三天上地下”。“天上地下”這樣的天壤之別,其實就是在3年1000多個日夜里細微差異的累積造成的。身為高中生的你,不妨自我檢測一番;高中生家長們也可從旁監(jiān)督,讓孩子從一開始就往對的方向走。
1.高一生,你做好心理準備了嗎?
高中一下子科目增多許多,學習強度增大。面對這樣高強度的學習,你做好心理準備了嗎?如果你的回答不是Yes,那就有了第一類差異。
2. 你的語文能力怎么樣?
如果你多年來沒有重視語文學習,那就有了第二類差異。因為語文是學好其他學科的基礎和獲得知識的必需技能。
對知識的接受是從理解開始的,汲取知識也離不開語文。如解數(shù)學題,審題分析需要語文,證明詮釋需要語文,答題歸納也需要語文。再者,文史哲不分家,學好語文,歷史、政治等文綜科目都可以相對提高。
3. 你是否有強大的學習動力?
以前你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班上明星、老師的寵兒,也許你學習動力的來源就是得到家長、老師的夸獎,同學的艷羨。
但到了高中,尤其是那些超級重點高中。大家的過去都跟你相似,如果你稍不小心,就失去了這種優(yōu)勢。你是否能做到不再被關注、不再被矚目、不再被表揚,但依然能保持強大學習動力,低調(diào)做人、厚積薄發(fā)呢?如果不能,那就有了第三類差異。
4. 你是否做好了獨立的準備?
以前在家里,碗不用你涮,衣服不用你洗,丟了東西父母給你想辦法,不小心做錯事父母給你承擔,生活的一切都依賴深愛你的家人。
到了高中,你要學會自己解決生活中的許多麻煩,因為父母不會時刻在你身邊。如果你不能很好地解決這些生活上的小事,它們也會影響到你的學習。沒有做好獨立的準備,那就有了第四類差異。
5. 你是否有足夠的自律能力?
“好學生都是自學出來的”。在缺少監(jiān)督的環(huán)境中,你是否能約束好自己,合理地分配好自己的時間,克服自己的惰性,不沉迷于游戲,不貪于游玩?如果不能,那就有了第五類差異。
6. 你是否有良好信念?
當碰到不懂的題時,你的第一反應是不是“老師沒講過”?碰到陌生的知識點時,你的第一反應是不是“老師沒要求掌握過”?
記住,到了高中,你不再是活在別人的要求當中。要自主尋求知識,樹立追求寬廣淵博知識的信念。不懂的知識,找父母、老師,或者有學識的親友問一問。如果高中時代沒有確立追求知識的信念,那就有了第六類差異。
7. 你是否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你的大腦有時并不可靠。知識偏愛嚴謹而不是散漫;喜歡準確而不是差不多。行為學家統(tǒng)計,一個人每天大量的決定有99%以上是靠習慣做出來的,所以說“習慣決定命運”一點也不夸張。你見過專業(yè)棋手下棋不錄招數(shù)的嗎?
沒有好習慣,別人能到達山頂,你最多能到達山腰。沒有好的學習習慣來處理學習的細節(jié)問題,那就有了第七類差異。
8. 你是否有良好的生活習慣?
健康的身體永遠是學習、生活的基礎。早睡早起,經(jīng)常進行體育運動,不僅能讓你擁有健強體質(zhì),還能促進智力發(fā)展。沒有健康,沒有良好的身體與精神狀態(tài),學習必定也會大打折扣。第八類差異由此而生。
9. 你是否還在用涂改液?
你得開始學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要培養(yǎng)自己謀定而動、下筆準確的習慣。
如果你總是用涂改液,你可能就很難盡早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下棋講究摸子動子、落子無悔。難道你可以把昨天涂改了重來嗎?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不但體現(xiàn)在學習上,也體現(xiàn)在生活中。養(yǎng)成這個習慣,會少走很多冤枉路的。這就是第九類差異。
三年之后,同學們各自奔天涯,但大家走的路卻有差別,甚至天壤之別!天壤之別不是突然發(fā)生的,在高中三年中一點一滴的小事情上其實早就決定了。
細小的心態(tài)差異,細小的習慣差異,決定了三年后你走什么樣路。細節(jié)決定成敗,在同學們的學習生涯中同樣適用。
如果你正處高一或高二,請及早進行調(diào)整!
如果你正處高三,為時亦未晚。兩百多天,足夠讓你從局部改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