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新生不會套被套 給老媽打電話求助
2016-09-12 11:06:20紅網
又到一年開學季,大學新生入學的話題無疑成了各方媒體報道的熱點,父母陪同入學、體質差軍訓暈倒、防范意識薄弱遭遇詐騙……當代大學生的素質問題又一次引起了社會熱議。近日,如何鋪被褥塞被套也成為了不少大學新生的難題,“被褥到底怎樣塞到被套里?四個角怎么總塞不進去呀?”昨天,剛剛住進寢室的武漢科技大學交通運輸工程專業(yè)的新生劉佳,給老家的母親打電話求助。(9月10日《武漢晚報》)
有網友認為,現(xiàn)在的大學生連基本的鋪床褥、塞被套都不會,可見其生活自理能力之低;但也有網友認為,作為獨生子女的一代從小在父母呵護中長大,不會塞被套很正常,慢慢就學會了,不必求全責備。筆者認為,不會鋪床褥、塞被套,對于現(xiàn)在的年輕人來說,并不是什么丟臉的事情,對此無須大驚小怪。
人們常用“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這句話,來教導別人要注重培養(yǎng)良好的生活作風,然而也正如有人反駁說的“掃天下何須掃一屋?”意即不必苛責每個人都注重生活細節(jié)。正所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一個人的生活自理能力低,不代表他沒有其他方面的特長。那些享譽全球的杰出科學家、文學家以及人類歷史上偉大的英雄們,也不是人人都會“掃一屋”的。同理,現(xiàn)在嬌生慣養(yǎng)的90后、00后也不是“毀掉的一代”,就算生活不能完全自理,他們也依然有所特長。
再者,現(xiàn)在的90后孩子出現(xiàn)生活不能自理的問題,根源還在于中國傳統(tǒng)的家庭教育理念——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這句話的另一層含義則是:不是窮人家的孩子就不用早當家。顯然,無論是古代還是現(xiàn)代的中國社會,但凡有一點條件的家庭都不會舍得讓孩子受苦,更何況在當今應試教育體制下,父母更在意培養(yǎng)孩子的是學習應試能力,而不是生活能力。因此,在這種社會環(huán)境下培育出來的年輕一代,生活自理能力低也就不足為奇了。
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fā)展。如今人類社會已經邁進了一個人工智能化的時代,很多以前需要親力親為的事情,現(xiàn)在已經被機器所取代了。老一輩的人指責年輕一代不會鋪床疊被,就如古代人嘲笑現(xiàn)代人不會鉆木取火一樣。因此不必對現(xiàn)在的孩子求全責備,不會鋪床塞被套不是什么十惡不赦之罪。因為這已經不是人類生存必備技能了,把目光放在生活自理能力上而忽視其他能力的培養(yǎng),這才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