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197名高考保送生約70人放棄 出國是主因
2015-12-30 09:44:59重慶時報
最近兩天,李書祺有點忙。高中前兩年一直忙于學生活動的她,最近放棄了保送名校的資格。李書祺說,雖然保送是最穩(wěn)妥而且最省心的選擇,不過不經歷高考總覺得高中不夠完整,她想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上理想的學校和專業(yè)。
想了很久,還是選擇了放棄
17歲的李書祺就讀于重慶外國語學校高三5班。“10月的一個晚上,班主任進來給了我們一份保送名單,上面就有我的名字。”李書祺說,雖然提前半年就在考慮這個問題,但真正要做決定的時候還是很猶豫。
昨天中午,記者在外國語學校見到了李書祺。目前,她在高三年級文科班綜合排名第一。“保送確實要輕松很多,現在有幾個同學已被錄取,都已經回家了。”李書祺告訴記者,不過,她經過再三考慮,還是決定放棄保送,參加高考。
“她上北大清華的機會很大”
“主要有幾個考慮,第一,學校保送專業(yè)主要是在外語類,但我還是對傳統(tǒng)文化更感興趣,理想是新聞學。第二,我覺得,不經歷高考的高中是不完整的。另外,保送可以確保上國內最好的一批學校,但卻不一定是自己最中意的學校。”
“目前來看,李書祺如果保送,是全校最有機會去北大清華的學生。”李書祺的班主任鄧斌稱,李書祺放棄保送,這個決定讓他非常吃驚。
不過,鄧老師又說,孩子們作出了決定,作為老師肯定會全力支持。
母親:快上高三才知孩子想法
“從我們的角度看,還是希望孩子保送,畢竟高考有太多不確定因素。”李書祺的母親曹女士說,李書祺從小成績就好,一路保送上了高中,在高二以前從來沒有想過孩子會參加高考,直到快上高三的時候,才得知孩子的想法,但也會尊重孩子的選擇。
今年學校超1/3保送生放棄機會
出國和對保送專業(yè)缺乏興趣是主因
昨天,記者從重慶外國語學校了解到,今年全校共有112個學生參與保送,其中文科生89名,理科生23人。
“一共有197個保送生,實際112人通過保送資格審查。”學校教務處主任童老師介紹,在這85人當中,除了10余人沒有達到保送資格外,還有約70人是主動放棄。
童老師介紹,學生放棄保送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其一是出國,其二是對保送的專業(yè)缺乏興趣。
“班上出國留學、保送和選擇高考的人大約各占三分之一。”高三1班班主任王習健告訴記者,按照成績來看,幾乎全班都可以保送,但是由于大部分理科生比較偏向理工科專業(yè),所以放棄語言專業(yè)保送機會人比較多。
不過,也有學生更傾向于選擇保送。高三6班的宋同學已經申請了保送考試。“我本來就喜歡外語,保送不僅更加穩(wěn)妥,也可以節(jié)省時間,學習更多東西。”
家長:高考不確定因素多,保送較穩(wěn)妥
相對于孩子對于興趣的考慮,家長則是更傾向于穩(wěn)妥。高三5班的班主任鄧斌告訴記者,自己接到了很多家長電話,向他咨詢保送與高考的問題,大部分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夠直接保送。
“高考畢竟充滿了不確定因素,而且,明年是重慶首次使用全國卷,孩子是否能適應,家長比較擔心。”
老師:孩子做了選擇,家長應全力支持
保送和參加高考,究竟怎樣的選擇對考生更有利?童老師認為,沒有絕對答案,這必須結合考生的興趣和優(yōu)勢。
“保送的學校一般來說是著名大學。”童老師稱,即使保送的是語言類專業(yè),也為以后考研、出國留學提供了更好的平臺。
不過,對于成績十分拔尖,以及對專業(yè)興趣或優(yōu)勢不在語言學科的這部分學生,童朝陽表示,需要根據學生自己的選擇做決定。
童老師介紹,如今學生在保送和參加高考的選擇上更具有自主性,這一方面是由于學生獲取信息的途徑更加全面暢通,另一方面受到同學的影響也比較多,有時家長了解的情況可能還不及學生全面。在做決定后,家長需要全力支持孩子的決定,這樣才能免除孩子的后顧之憂。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