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qū)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東北地區(qū)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qū)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qū)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qū)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qū)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qū)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首頁 > 上海高考 > 上海院校動態(tài) > “科技班”能否從應試中率先“解放”?

“科技班”能否從應試中率先“解放”?

2014-05-12 11:55:38解放日報文章作者:徐瑞哲 彭德倩

  本報記者 徐瑞哲 彭德倩

  昨天,面向全國八省市優(yōu)秀中學生的“生命科學夏令營”在同濟大學開營,42名高二學生將在大學校園觀摩學習,參與實驗課題。夏令營主辦院系透露,這些學生此前經過層層選拔,如從中發(fā)現特別優(yōu)秀的創(chuàng)新人才,校方希望早早“留下”。

  當前,大學尤其名校正積極向中學輸出人才培養(yǎng)理念和創(chuàng)新教育資源。這種大學與中學之間的對接和合作,能否提前發(fā)現和“預訂”準大學生,讓他們擺脫沉重的課業(yè)負擔和高考壓力,從應試教育中率先“解放”出來?

  大學介入中學教育

  為什么我們的大學培養(yǎng)不出科技創(chuàng)新的拔尖人才?滬上一所名校的教務負責人認為,這一“錢學森之問”僅僅問責大學有失公允。一個人從上小學到本科畢業(yè)共需16年,只有四分之一的時間在大學度過,因此創(chuàng)新人才的知識儲備、能力建設、人格養(yǎng)成不能光靠大學階段,實際上是一個全程教育的問題。他表示,目前中國基礎教育階段以高考升學為目標的應試教育盛行,這一局面在短期內整體改變十分困難,但大學也應主動作為。

  在交大附中與南模中學,各有一個被稱為“科技班”的試點班級,每班約40人,目前正處于高二升高三階段。兩年前,學生均經上海交大教授面試選拔而出,從高一至高二參加科技講座近30次,參加實驗實踐項目20多項。這些講座主講人、項目帶教者都是上海交大“教授團”成員,甚至包括交大校長在內的院士和著名教授也為這些中學生開課。同時,上海交大的機、電、船、材等強勢學科的國家重點實驗室也參與進來。

  “科技班”大學方面的負責人吳曉玲表示,上海交大與約10所中學率先建立了這樣的“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早期培養(yǎng)基地”,為的是向中學延伸大學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模式,將雙方的合作從簡單的生源輸送,變?yōu)楦叨说穆?lián)合培養(yǎng)。

  學業(yè)與創(chuàng)新兩不誤

  大學式教育前移至中學的試驗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以南模中學“科技班”為例,全班共有53人次獲“英特爾”等青少年科技賽事獎項,人均獲獎1.325次。除此之外,還有6人獲全國獎項4項,占全班學生的15%。

  令吳曉玲欣慰的倒不是這些獎項,而是額外的科技課程和實踐環(huán)節(jié)沒有降低學生的學業(yè)水平,并且?guī)椭鷮W生提升了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同時,“科技班”學生的中英文寫作、語言表達、團體合作等能力也因此得到了鍛煉,還更為積極地參加各類社團和公益活動。事實上,在中學協(xié)同配合下,這些學生的學業(yè)課程被砍掉不少,“這至少證明把學制全部花在傳統(tǒng)科目上并非必要”。她認為,創(chuàng)新型學生完全可以學業(yè)成績與創(chuàng)新活動兩不誤。

  其他名校不同形式的“大中銜接”也在進行中。本月初,復旦大學高中生科研見習計劃“步青計劃”又啟動了。64名高一、高二學生從261名申請者中脫穎而出,進入大學實驗室或課題組參與一項科研任務,經歷從研究計劃制訂到研究報告寫作的全過程,復旦數、理、化、生等8個專業(yè)的32位教授對其“一對二”帶教,注重培養(yǎng)他們的科學精神和創(chuàng)新思維。

  實現目標還待上有“政策”

  這些創(chuàng)新好苗子能不能“早發(fā)現、早錄取”,通過自主招生渠道進入大學?科技班、夏令營等在高三階段又能否一以貫之,讓他們從“3+1+X”傳統(tǒng)課堂中徹底“解放”,避免重回沖刺高考的老路?

  同濟大學招辦負責人張勤委婉表示,要實現這一目標,還待上有“政策”。在無明確“提前直升”政策的現狀下,上海交大也只是與相關合作中學形成一種默契,醞釀在自主招生中給予相關學生“面試資格”或“A檔優(yōu)惠”,但不希望被認為這是提早“圈學生”。校方直言,如果大學沒有目前的這些招生自主權,中學在“高考指揮棒”的高壓下,恐怕也難有意愿和行動來與大學進行創(chuàng)新教育對接。復旦大學教務處副處長應質峰表示,“步青計劃”仍以純學術為目的,不將參與者表現與高考加分或自主招生直接掛鉤。她坦承,這也是出于另一重顧慮——若在此類高中對接計劃中加入“升學招錄”元素,會捎帶功利之嫌,有違初衷。

  一位大學與中學合作代表還提出,這種雙方共育創(chuàng)新人才的模式,需要大學拿出更大的底氣與魄力,因為高校創(chuàng)新教育師資、硬件等本就有限,在校內尚捉襟見肘,要向更多中學移植甚至鋪開,也存在一定困難。在這一方向上的教育探索,還需大學、中學及教育部門共擔責任、相互協(xié)作。

相關推薦:

  不能順暢閱讀寫作高考語文非改不可

  網友預測2011二本投檔分數線

  復旦明年或取消千分考+面試=復旦版高

  一本投檔線兩年對比,復旦相差20分!

  備戰(zhàn)高考,高三創(chuàng)新班必散伙?

[標簽:科技 能否 應試 率先 解放]

分享: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yè)分數線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高考網微信
    ID:gaokao_com

  • 👇掃描免費領
    近十年高考真題匯總
    備考、選科和專業(yè)解讀
    關注高考網官方服務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