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qū)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東北地區(qū)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qū)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qū)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qū)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qū)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qū)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首頁 > 高考報考 > 院校大全 > 高考新聞 > 揭秘292所獨立學院背景:近七成被資本掌控

揭秘292所獨立學院背景:近七成被資本掌控

2014-04-15 17:45:32中國青年報

揭秘292所獨立學院背景:近七成被資本掌控

  注:獨立學院數量依據教育部發(fā)展規(guī)劃司截至2013年6月19日的統(tǒng)計數據;獨立學院投資背景依據公開、合法途徑獲得。

  欲學西方私立大學模式,卻被資本左右

  近七成獨立學院由房地產等投資資本掌控


  “一說發(fā)展獨立學院,往往舉美國、韓國、日本私立大學的例子,從不舉歐洲公立大學的例子。”日前,曾參與當年國家教育政策制定的人士透露,國家鼓勵公辦本科院校與社會組織或者個人合作,利用非國家財政性經費舉辦實施本科學歷教育的獨立學院背后,確實有學習西方私立大學的因素。

  在中國,教育部26號令規(guī)定獨立學院是民辦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屬于公益性事業(yè)。“然而,有幾個辦學者是在做慈善?既然不做慈善就是一種投資行為。”江蘇省教育廳有關官員說。

  高等教育經費缺口令投資資本爭相進入

  據1998年全國教育經費執(zhí)行情況統(tǒng)計公告,當年全國教育經費為2949.06億元,其中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為2032.45億元,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生均預算內事業(yè)費支出6775.19元;當年全國GDP約為79553億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GDP的2.55%。

  針對當時國內大多數高等學校經費拮據、設備陳舊、辦學條件差、教師隊伍不穩(wěn)定的狀況,上海師范大學原校長楊德廣做了一個測算:1998年我國有1022所普通高校,320萬在校大學生。如果有30%改制為民辦大學,即有96萬學生為自費生。假如生均培養(yǎng)費每年為1萬元,學生按培養(yǎng)費的80%繳學費,每年約為國家節(jié)約教育經費76億元。

  若把76億元投入到70%的公辦大學,每所高校每年可增加1000萬元;投入到國家重點建設的211大學,每所高校每年約增加7600萬元;投入到擴大公辦大學規(guī)模,按生均8000元撥款,每年可以多招收90萬大學生,可使我國高中畢業(yè)生的高校入學率從34%提高到50%。

  在這種國情下,一批民辦專修學校、大專院校,籍此機遇與著名高校合作,升格為本科層次的高等學校,完成了民辦學院幾十年都難以達到的本科教育層次;一些從來沒有辦過教育的企業(yè)或企業(yè)家投入基本建設,利用母體學校的品牌效應,短短幾年內就實現華麗轉身。

  蘇州大學原副校長殷愛蓀介紹,1997年年底蘇州凱達房地產開發(fā)公司拿下土地,即現在文正學院這塊土地,準備造別墅,因房地產不景氣找該校洽談辦一所高中。校方則建議其辦民辦大學,投資3億元,18年以后收回成本。對方就拿這塊地到銀行抵押貸款2000萬元,從而給公司解了套。

  “新疆某上市公司下屬企業(yè)原在青島搞了一個語言學校,同新加坡企業(yè)合作不成功,辦學處于停滯狀態(tài),與中國海洋大學合作舉辦青島學院就是想把資產盤活。”中國海洋大學原黨委書記馮瑞龍透露說。

  企業(yè)與名校合作辦學,可以低價征得大量教學用地,獲得優(yōu)惠政策投入基本建設,學校無論怎么發(fā)展,屬于投資方出資的土地和房子是現實存在和增值的。浙江大昌教育發(fā)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表示,企業(yè)有興衰,但教育的收入是穩(wěn)定的。一些企業(yè)在興盛時期投資教育,衰退時候就用教育補充企業(yè)。

  資本進入教育領域自然要求回報

  獨立學院從創(chuàng)辦開始,就客觀存在營利性的問題。因為法律限制,沒有一所登記為營利性組織。“時間就是金錢。”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董事長柴新衛(wèi)說,企業(yè)認為進入教育領域應該獲得合理回報,這點任何人都不能否認。它不可能像公辦高校一樣把錢沉淀在那里。部分高等學校在對待資本逐利性的問題上亦如此。

  在教育部26號令中,明確規(guī)定符合條件的普通高等學校一般只可以參與舉辦1所獨立學院。南京理工大學、南京師范大學、蘇州大學、浙江大學、溫州大學、福建師范大學、福建農林大學、山東財經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湖北工業(yè)大學、長江大學、中山大學、重慶工商大學、四川師范大學、四川大學、貴州大學、云南大學、云南師范大學等不知出于什么原因與動機,都分別舉辦了兩所獨立學院。

  與此同時,北方一家以地產、汽車、教育等領域為投資重點的集團,成為東部、中部及西部地區(qū)5所獨立學院的投資方;另一家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教育產業(yè)投資和管理公司則在中部、西部地區(qū)投資管理了3所獨立學院。

  “獨立學院大部分舉辦者與最后實際控制人是房地產等各類投資者。北方某學院、中部某學院投資者都具有高官背景。”據知情者分析,官商及房地產等投資資本紛紛進駐獨立學院的動因,不外乎是通過銀行貸款自辦一所3000人規(guī)模的獨立學院,扣除征地、基建等硬件投入,其學費收入結余10年可全部還清貸款本息。

  以北京市的5所獨立學院為例,3所投資者有房地產公司背景,兩所投資者有外方投資背景。其中一所獨立學院的投資方表示,凡國家批準的獨立學院需要引進新投資方或追加投資的,都在其考慮范圍之內。

  這個巨大“蛋糕”令公辦高校也紛紛搞所謂的“民辦二級學院”高收費。據本報記者調查,江蘇省現有獨立學院25所,由房地產公司及各類投資資本舉辦的獨立學院有11所,高等學校投資舉辦的有11所,另外3所由央企及地方國有企業(yè)、行業(yè)協(xié)會舉辦。在教育大省湖北的26所獨立學院中,三分之二的舉辦者為房地產及各類投資公司、企業(yè),地方政府或部門、高等學校投資約占三分之一。

  “近七成獨立學院由房地產等各類投資資本在掌控。”中國青年報記者掌握的一份材料揭示了這種現象:“截至2013年6月19日,教育部發(fā)展規(guī)劃司公布的全國獨立學院為292所。其中201所舉辦者有房地產及各類投資企業(yè)背景,約占獨立學院總數的68.8%;地方政府或部門舉辦的25所,高等學校舉辦的55所,央企及地方國有企業(yè)、行業(yè)協(xié)會舉辦的11所,分別占獨立學院總數的8.6%、18.8%、3.8%。”

  為隱藏投資者的敏感身份與各種錯綜復雜的利益關系,大部分獨立學院在學院官方網站與招生簡章中,都寫著“新機制、新模式的本科層次全日制普通高校”,主管部門為省級教育行政部門。

  中國企業(yè)往往用投資的理念去辦學

  一些發(fā)達國家通過捐贈等途徑把大學辦成名校,中國企業(yè)總想擴張,用投資的理念去辦學,寧波市教育局原局長黃士力說。

  據介紹,當初設立獨立學院的改革初衷,一是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接受優(yōu)質高等教育的強烈愿望;二是探索高等教育內部管理體制改革。在現實操作中,往往是記住了第一點,忘記了第二點,甚至有的獨立學院“兩點”都忘記了。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院長說,投資方認為投資就要有回報,最低期望值是拿銀行同期等額資本的貸款利息;或者現在不拿走一分錢留在獨立學院賬戶上,將來要花錢可以隨時花。

  “從獨立學院收取學費中賺錢的是‘小蝦米’,能在教育用地上進行‘教師公寓’項目開發(fā)的才是‘大鱷’。”這位院長對一些投資資本以獨立學院辦學的名義、“圈地”搞房地產開發(fā)現象表達了憂慮。教育用地與商業(yè)用地、工業(yè)用地價格存在幾何級別的價差,且在稅費方面享受不同的優(yōu)惠政策,讓投資資本有空子可鉆。

  湖北省一所獨立學院在申請轉設過程中,整體資產評估為7億多元。其實,該學院出資人注冊資金為7000萬元,實際投入資金約4000萬元,學校資產增值主要是土地增值與學費滾動產生的資產。投資方按照辦學協(xié)議將評估后的30%無形資產劃為母體高校,其余部分歸個人所有。

  “有相當一部分獨立學院已經換了一輪投資方。”柴新衛(wèi)透露,最初投資方的想法是利用政策杠桿、花幾百萬元把學校建起來,三四年之后就轉手賣掉,以實現自身財富的滾動積累。

  江蘇省教育廳副廳長丁曉昌說,現在有些獨立學院投資方不問青紅皂白,每年9月底學生報到以后先把錢抽掉百分之多少;還有的舉辦者社會背景更復雜……

[標簽:高考 獨立學院]

分享: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yè)分數線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高考網微信
    ID:gaokao_com

  • 👇掃描免費領
    近十年高考真題匯總
    備考、選科和專業(yè)解讀
    關注高考網官方服務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