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qū)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東北地區(qū)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qū)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qū)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qū)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qū)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qū)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首頁 > 高考報考 > 院校大全 > 高考新聞 > 教育部:2013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規(guī)定(9)

教育部:2013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規(guī)定(9)

2013-05-21 16:48:11教育部網站

  八、錄 取

  36.高校的招生錄取工作在教育部統(tǒng)一領導下,由各省級招委會組織實施。

  37.高校招生實行計算機遠程網上錄取,各省級招辦應全面實行遠程錄取管理模式,各高校應在校內采取遠程異地錄取方式開展錄取工作。錄取期間,高校和省級招辦要保證相互通訊聯絡的暢通。

  38.各省級招委會要根據本地區(qū)招生工作的實際,合理安排高校錄取批次。同一高校同一學歷層次的招生計劃原則上應安排在同一批次錄取;如確有必要,經高校與有關省級招辦協商一致,可以將同一高校的不同專業(yè)安排在屬于同一學歷層次的不同批次錄取;但同一學校、同一專業(yè)、同一學歷層次的全部招生計劃,在同一省(區(qū)、市)須安排在同一批次錄取,并執(zhí)行經有關部門批準的相同學費標準。高校中外合作辦學專業(yè),應與本校在同一地區(qū)招生的其他專業(yè)安排在同一批次錄取。高校被安排的錄取批次與上一年度有變化的,省級招辦應事先與高校協商一致后,再向社會公布。

  39.各省級招委會根據高校在本省(區(qū)、市)安排的招生計劃數和考生的考試成績,綜合考慮并確定各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

  40.各省級招委會和高校要結合本省(區(qū)、市)和本校的實際情況,制訂科學合理的錄取投檔辦法,正確處理好考生成績與志愿的關系。在投檔成績達到同批錄取控制分數線的考生中,高校一般應在本校招生計劃數的120%以內,確定調閱考生檔案的比例,省級招辦按高校的調檔要求向其投放考生電子檔案。

  實行平行志愿投檔的省(區(qū)、市),省級招辦應向社會公布平行志愿投檔規(guī)則,并根據高校公布的招生計劃數和調閱考生檔案的比例,在投檔前向各有關高校提供生源分布統(tǒng)計。高?筛鶕捶植记闆r確定招生計劃微調方案和調檔比例。同一批次內所有高校在生源所在省級招辦規(guī)定時間內確定調整計劃數和調檔要求后,省級招辦開始進行平行志愿投檔,并負責向社會公布各高校實際招生計劃數和錄取分數線。

  41.高校和省級招辦應按照“學校負責、招辦監(jiān)督”的原則實施新生錄取工作。高校應按照向社會公布的招生章程中的錄取規(guī)則進行錄取。對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合格、身體狀況符合相關專業(yè)培養(yǎng)要求、投檔成績達到同批錄取控制分數線并符合學校調檔要求的考生,是否錄取以及所錄取的專業(yè)由高校自行確定,高校負責對已投檔但未被錄取考生的解釋。省級招辦負責監(jiān)督高校執(zhí)行國家招生政策、招生計劃情況,糾正違反國家招生政策、規(guī)定的行為。

  42.高校錄取新生要按照生源所在省(區(qū)、市)所規(guī)定程序,按時完成調檔、閱檔、審核、預錄、退檔等各環(huán)節(jié)工作,保證考生電子檔案的正常流轉和錄取工作的順利進行。對超過時間未按要求完成相關環(huán)節(jié)工作的高校,省級招辦應主動與之溝通,對無故拒絕聯系或故意拖延時間的高校,省級招辦可根據所發(fā)出的考生電子檔案按有關高校計劃數及錄取規(guī)則從高分到低分順序設置考生電子檔案為預錄取狀態(tài),同時應立即書面通知有關高校,并將有關情況上報教育部備案。

  43.除軍事、國防和公共安全等部分特殊院校(專業(yè))外,高校不得規(guī)定男女生錄取比例。高校不得對報考非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yè)的考生作統(tǒng)考外語語種限制。

上一頁 1 2 ... 5 6 7 8 9 10 11 12 ... 16 17 下一頁

[標簽:教育部 高考]

分享: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yè)分數線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高考網微信
    ID:gaokao_com

  • 👇掃描免費領
    近十年高考真題匯總
    備考、選科和專業(yè)解讀
    關注高考網官方服務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