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專家指導(dǎo):高三家長過分嘮叨會適得其反
2011-12-26 13:26:18北京考試報文章作者:孫治英
案例描述:我女兒在一所重點中學上高三,孩子剛考完十五校摸底聯(lián)考,年級排名出來了,她排在全年級60多名,比上學期下滑了20多名,再過兩個星期就要進行期末考試了,我這個做家長的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不免要過多地過問孩子的學習或復(fù)習情況,沒想到一向文靜的女兒,沖我發(fā)起火來并大聲地跟我吼道:“整天你嘮叨個沒完,煩不煩呀,學習是我自己的事情,您就不要管我了……”我聽了這些話,心里非常難過。孩子上高三了,我督促孩子抓緊時間學習難道有錯嗎?
分析
高三階段,父母最關(guān)心的就是孩子的學習成績。父母要充分認識到高考備考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指導(dǎo)孩子怎樣復(fù)習功課,怎樣做作業(yè),那是老師的事兒。我們大多數(shù)父母對孩子功課、學習的內(nèi)容了解甚少,既然不了解,就不要瞎指揮,亂發(fā)言,給孩子添亂。
高三年級期末考試是對高三生的第一次高考前的臨戰(zhàn)檢閱,其意義不同于其他年級的階段性測試。各區(qū)的測試試卷內(nèi)容雖然各異,但目標朝向是清晰的:把握2012年高考趨勢,體現(xiàn)高考實戰(zhàn)要求。因孩子剛考完十五校摸底聯(lián)考,父母要引導(dǎo)孩子找出考試中所暴露出的問題,告訴孩子要認真分析試卷,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比如粗心、知識點沒掌握、不符合答題規(guī)范等,然后有針對性地復(fù)習,而不是監(jiān)督孩子有沒有長時間坐在桌前學習,能否把某科的參考資料按計劃復(fù)習。這是一種非常失敗的管教方法。這種方法一方面不能發(fā)揮孩子的主觀能動性,把學習內(nèi)化為自我積極主動追求的策略和思維,另一方面常會使孩子眉毛胡子一把抓,找不到自我突破和提高的關(guān)鍵?荚嚦煽兩喜蝗ヒ簿驮谒y免了。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在管教孩子方面父母過于細心,渴望孩子取得較好的成績,但采取的方式是不恰當?shù)。如過多過問孩子的學習或復(fù)習情況,對孩子天天講道理,橫比喻、豎舉例,過多地督促學習其實就是給孩子增加心理負擔,同時還會給孩子增加焦慮和煩躁情緒。有的考生跟我講:“我每時每刻都在父母的壓力下,飲食起居都被照顧得很好,父母還時常搜集一些模擬題讓我做,對父母的關(guān)心、照顧,我也感動過,也知道他們所作的一切都是為我好,但就是不知為什么會煩躁、不安,心里異常緊張,嚴重影響考試水平的正常發(fā)揮。”
建議
第一,好好傾聽。
當父母以傾聽者的心態(tài)和方式打開話題,就會在不經(jīng)意間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的談話氛圍,在這一氛圍中,孩子往往能暢所欲言,而父母也能了解更多孩子的想法和信息,為下一步對癥下藥的教育奠定基礎(chǔ)。當孩子與您說困難或心中的壓力時,您要多聽少說。不要說那些人人都知道的大道理。比如,孩子說擔心考不好,您只是帶著耳朵聽,孩子跟您說是一種情緒的宣泄和對您的信任。其實孩子明白如何去解決這種壓力。這個時候孩子所需要的是您的理解、關(guān)注和支持。父母要做的其實就是信任孩子,以自己的沉穩(wěn)給孩子煩亂的心以安慰,以自己的信任給孩子傳達一個信息:放心吧,孩子!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你都是爸媽的最愛,爸媽任何時候都是你可以依靠的堅實臂膀。
第二,好好打氣。
許多考生之所以沒有發(fā)揮出正常的水平,除學習方法有待改善外,往往還是缺乏自信。因此在考前,父母要給孩子鼓舞士氣,樹立信心;要給孩子減壓、松綁,要多鼓勵孩子:“只要花了力氣,考出自己的水平就是成功。”使孩子對自己充滿信心,輕裝上陣去參加考試,而不是顧慮重重,帶著沉重的包袱上考場。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平心靜氣地進入考場,發(fā)揮應(yīng)有的能力,取得好成績。
第三,降低期望。
高三這一年孩子要參加很多次的考試,有月考、期中考試、期末考試、“一模”和“二模”等,沒有一個孩子能確保每次考試都比上一次考得好,因此考試成績有波動也是正常的。其實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不單是孩子的問題,更是家長理解的誤區(qū)。高考前的一些重要考試目的在于,一方面是檢驗考生的知識掌握程度,另一方面是幫助考生查漏補缺。考生只有把遺漏的問題解決好,弄明白,就會離高考成功越來越近。因此,父母一定要走出這樣的誤區(qū):不要有期待孩子每次都要考好的想法。高三這一年,孩子考試成績波動是正常現(xiàn)象,是孩子不斷暴露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北京宏志中學心理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