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復習重視基礎知識復習 切莫過分關注難點(2)
2011-03-30 13:27:20海南特區(qū)報文章作者:解瑩
勿丟基礎知識 不提倡過分關注難點
“在去年的高考中,考了一道‘冰島火山大噴發(fā)’的題,該題考的都是基礎知識,而在后來的試卷分析中,很多考生在這道題上都有失分,充分反映了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不牢靠。”李老師說,很多學生在第一輪基礎復習后,就不在基礎知識上下功夫了,而是更多去關注難點。“我們不提倡過分關注難點,平時訓練要多做基礎題。”李老師說。
從每一年的高考地理試卷上可以看出,熱點問題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滲透。怎樣對待熱點問題,李老師說:“我們從來不猜‘熱點’,針對時下出現(xiàn)的熱點問題,比如日本大地震,我們會引導學生用自己所學的地理知識去分析這樣的地理現(xiàn)象,目的是為了訓練學生地理知識的運用能力,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告訴學生如何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而且要訓練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比如說以前高考考過一道關于‘城市雨澇’的題,讓學生分析城市雨澇的成因,很多考生只考慮到了天氣因素,卻沒有考慮到城市規(guī)劃的影響。這種知識遷移能力學生在平時的訓練中一定要注意培養(yǎng)。”
重視時政熱點 關注其中的海南元素
在這一階段的復習中,李文波認為,學生應該從基礎知識運用、材料信息取舍、理論聯(lián)系實際等方面來培養(yǎng)自己的地理能力。首先,重視地理知識與技能的運用。包括讀圖、繪圖的能力培養(yǎng),表格信息數(shù)據(jù)的處理能力,以及考試技能。做到腦中有圖、胸中有圖。考生一定要多動手動筆,加強考試技巧和地理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只有手腦并用才能使自己掌握的知識得到鞏固。其次,要強調(diào)地理信息能力運用。地理試卷中大部分題目都有圖或表,要求考生能夠從圖表中收集有用的信息(如地理位置、自然、人文等顯形或隱形的地理信息),并運用地理信息解答問題。要充分挖掘題干,在吃透題干提供的顯性信息基礎上,還要充分挖掘題干中所蘊含的隱性信息, 保證答題的完整度。最后,要理論聯(lián)系實際?忌匠R嚓P注生活中的地理、身邊的地理;關注時政熱點,關注熱點問題中的海南元素。比如國際旅游島、文昌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昌江核電站、海南生態(tài)島、東環(huán)鐵路等內(nèi)容,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高考試題只有源于生活,解決實際問題才能充滿活力。
相關鏈接
●考試內(nèi)容
一、義務教育部分。義務教育部分內(nèi)容是高中地理的基礎,是高考必然要涉及的內(nèi)容。其主要內(nèi)容包括:地球與地圖、世界地理、中國地理等三個部分。二、高中必修部分高中地理必修部分是高考的主體內(nèi)容:它包括地理1.地理2.地理3.三個必修模塊。三、《高中課標》七個選修模塊中的三個選修模塊:選修三《旅游地理》、選修五《自然災害與防治》、選修六《環(huán)境保護》,從中任意選考一個模塊內(nèi)容。(其他四個選修模塊不列入考試范圍)。
●題型與試卷結(jié)構(gòu)
考試題型主要為選擇題和非選擇題(綜合題)兩大類,共分兩卷。第Ⅰ卷為選擇題,20小題,每小題3分,共60分。選擇題不考選考內(nèi)容。第Ⅱ卷為非選擇題(綜合題),共40分,分必答、選答兩部分。必答題主要考核必考內(nèi)容,共設3-4題,賦分30分;選答題主要考核選考內(nèi)容,采用超量供題、限量答題的方式,即三個備選模塊各設一題,考生任選其中一題解答,僅限選一道,共10分(屆時將在試卷中具體說明)。
●內(nèi)容比例
必考內(nèi)容(義務教育部分和高中必修三個模塊)與選考內(nèi)容(高中選修三個模塊之一)賦分比重大致為9∶1,即必考內(nèi)容賦分90分,選考內(nèi)容賦分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