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胞胎工地當小工湊學費 分別考上清華北大(圖)(2)
2010-07-12 10:38:33亞心網(wǎng)文章作者:郭倩
有一次很晚了,張愛華讓兄弟倆上床睡覺,自己卻仍在看書,少鵬問媽媽:“你都這么大了,怎么還在學習啊。”張愛華告訴他,自己小時候沒有條件學,現(xiàn)在必須多學一些知識,不然被工作淘汰就沒辦法供他們上學了。
也許是受到媽媽的影響,少鵬和少棟每天放學回來,都是先寫作業(yè),什么時候寫完什么時候吃飯。老師還經(jīng)常向家長反饋,兄弟倆在課堂上總是精神集中,吸收知識也因此特別快。
2007年初中畢業(yè),宋少鵬兄弟的成績名列阿勒泰地區(qū)前茅,達到了內(nèi)高班的分數(shù)要求。這樣一來,不僅兩人可以接受更好的教育,學費也不用發(fā)愁了。遺憾的是,少棟因為視力不佳,不符合招生條件。
張愛華心里非常難受,因為少棟在出生時就被檢查出一只眼睛視力不佳,她跟孩子說:“是媽媽對不起你。”可沒想到少棟反過來安慰她:“媽,你給了我生命,這就夠了。讀不了內(nèi)高班,我在哪讀高中都是一樣的。”少鵬顧及弟弟的感受,也告訴媽媽愿意放棄去內(nèi)地讀高中。最終,兩人一起被兵團二中錄取。考慮到兄弟倆的家庭情況,學校為他們減免了學雜費,并給兩人每人每月300元的補助。
進入高中階段,宋少鵬和宋少棟暗自約定,要好好學習取得更好的成績,這樣媽媽才不會再為去不了內(nèi)高班的事情內(nèi)疚,同時也報答為他們減免學費的學校。
結合以前的學習經(jīng)驗,兩人“發(fā)明”了比較學習法,即相互比較、自加壓力,看誰學得好、學得快。不僅如此,兩人還要合作,用自己的長項去幫助別人,比如物理是哥哥的強項,而化學則是弟弟的強項,如果有了都不會的問題就一起探討,“我覺得好像就是這樣你追我趕,學習成績基本都一直保持在前面。”少棟說。
因為屢次雙雙在各類競賽中拔得頭籌,宋少鵬也因此在高考之前就提前獲得了清華“入場券”,但他還是堅持參加了高考。成績公布后,哥哥的成績是691分,而弟弟宋少棟也考取了674分的高分。
過些天準備當家教
“我打聽了一下,兩個人的學費一年就是1萬塊,每個月的生活費一個人最少也要1000元,對于我們這個家來說,負擔很重。”哥哥少鵬說。
為了攢錢上學的事情,兄弟倆這兩天在當?shù)氐囊粋建筑工地上找到了一份當小工的活。每天的工作,就是拉沙子、運水泥、搬磚頭之類的體力活,報酬是按件計勞,基本上是每人每天能賺40元到60元。
工地負責人聽說他倆的驕人成績,常常給他們照顧,但這樣強的勞動量對于兩個孩子來說顯然是吃不消的。第一天,兩人就差點曬脫皮,胳膊也酸得抬不起來。張愛華心疼壞了,要求他們天氣再熱也要把長衣、長褲穿上,實在累了就跟老板說,休息一下。
“不知道能堅持幾天,雖然心疼,我既沒說不讓他們?nèi)ィ矝]說要繼續(xù)干下去,關鍵是要讓他們鍛煉一下,畢竟未來要面對的困難還有很多。”張愛華說。
“靠打工掙得錢還不夠,我和哥哥早就計劃好了,打小工只是臨時的,過幾天等高中學生放假了,我們就會找一些學生來當家教,這樣既能發(fā)揮我們的特長,也不會讓家里擔心了。”少棟說。據(jù)了解,現(xiàn)在想找他倆給自己孩子當家教的父母已排長隊了,有的人還想找哥倆父母“走后門”。
“我選擇的是清華的能源動力專業(yè),弟弟選的是北大的經(jīng)濟類專業(yè),這兩種行業(yè)都是未來中國的熱門行業(yè),比較好找工作。”少鵬說,我們已經(jīng)不小了,早就該承擔起家庭的責任,但現(xiàn)在惟有繼續(xù)好好學習,將來才有能力賺多一些的錢。哥倆還計劃著,等到錄取通知書正式拿到了以后,再跟各自的學校取得聯(lián)系,爭取一些助學貸款或獎學金之類的,盡量幫父母減少一些經(jīng)濟負擔。
推薦閱讀:
2010年大學錄取分數(shù)線 2010年一本大學分數(shù)線
2010年二本分數(shù)線 2010年三本分數(shù)線
2010年?品謹(shù)線 2009年211高校分數(shù)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