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qū)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東北地區(qū)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qū)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qū)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qū)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qū)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qū)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首頁 > 高考報考 > 院校大全 > 高考新聞 > 通往象牙塔的另類陽關道:高職單招

通往象牙塔的另類陽關道:高職單招

2010-01-19 09:23:59《求學》文章作者:莫榴

  恢復高考30年來,”高考”這一決定高中生能否順利進入象牙塔的要道,近10余年來一直被稱為“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過橋”結果是自然有人歡喜有人憂。但是,就如同烏龜跟兔子不能在同一起跑線上賽跑,各具特點各有所長的中學生也需要多元的衡量方式。

  高職單招之始

  如今,高職單招已有6年歷史,初始時因為“人微言輕”,2006年才弄出了聲響——北京3所、上海6所高職試行自主入學測試,自主確定入學標準、自行確定錄取,喚醒了全國高職招生改革的執(zhí)行神經,堪稱自主招生的“破冰之旅”。此后,高職單招逐年擴大地區(qū)范圍,至2009年漸成規(guī)模。

  2009年,根據教育部文件,單招院校又在前兩年的基礎上新增了8個省份總計33所可試行自主招生的示范性建設高職院校、共包括331個專業(yè),涉及9240個招生名額。據不完全統(tǒng)計,如今全國具有自主招生資格的高職院校已近達90所。

  雖然自主招生的報名普遍于2月中下旬啟動,但為了爭搶優(yōu)質生源,浙江高職院校早早地就開始了先聲奪人的行動,近半數院校獲得了提前選拔人才的機會。它們與省內數10所中學簽訂“生源基地”協議,開始了熱火朝天的2010年高職自主招生爭奪戰(zhàn)。

  高職也要自主招生?

  盡管大勢所趨、“戰(zhàn)情”火熱,不少學生和家長還是會發(fā)出疑問:高職為什么也要自主招生?這對學生有什么意義?對此,北京培黎學院常務副院長余臨認為,單招“突破了傳統(tǒng)高考入學門檻,高職院校不通過高考就能不拘一格選拔人才”,這給了“偏才”繼續(xù)求學的機會。北京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副院長盧小平則認為,高職院校和普通高校的培養(yǎng)目標有很大區(qū)別,不能沿用普通高校的人才選拔模式,自主招生也是高職教育模式改革的需要。

  北京匯佳職業(yè)學院院長徐恒亮所說更為一針見血,通過自主招生,高職院?梢愿鶕䦟I(yè)特點自主設計考試內容和程序,多方式多角度地考察學生。這既可以保證專業(yè)可以覓到學有興趣、并愿意攻其所長的學生;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學生避免“入錯行”。另外,與高考相比,在自主招考模式下,高職院校對考生來講也意味著更小的考試難度和更大的錄取可能性。

  “快車道”需認道

  如果不明路通何處、有無路障,“快車道”再好也是惘然。根據《教育部關于2009年河北等省(自治區(qū))部分高等職業(yè)院校開展單獨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通知》,除去長沙民政職業(yè)技術學院等可試行跨省單招外,其余8省大部分院校的單招名額都僅向本省考生開放。

  不過,有興趣就讀外省高職院校的學生也不必心慌。多所學校的招辦老師紛紛表示,考生同樣可以通過高考填報外省的院校和專業(yè),錄取機會均等,與單招進校的學生享受同等待遇。承德石油高等?茖W校的招辦老師還滿懷期待地說:“09年的單招工作進展順利,在2010年的教育部方案中應該會有更多學校、更多試點專業(yè)可以入圍單招行列。不過,大范圍的跨省招生可能就要到3年以后才能實現了。”

  “立交橋”赫然在目,認清道路之后我們就該為自己選擇一個最適合的方向。就像看書復習永遠先看最重要最急需的一樣,填報自主招生的志愿也需找到最具特色最適合自己的專業(yè);然后再根據師資、實習基地配置、就業(yè)情況等硬實力來決定你的“意中校”。選好最優(yōu)的,接下來甭管是只能填一個志愿還是可“再贈送”一個志愿,你都可以輕車熟路隨手拈來了。魯迅先生曾說:“世間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立交橋”為過橋人而設,可別輕易錯失哦。

 

[標簽:高考 自主招生 啟蒙教育]

分享: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yè)分數線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高考網微信
    ID:gaokao_com

  • 👇掃描免費領
    近十年高考真題匯總
    備考、選科和專業(yè)解讀
    關注高考網官方服務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