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志愿填報:正確了解學校概況
2009-11-03 17:03:52人民網(wǎng)文章作者:張藝執(zhí)
選擇學校,就要了解學校的概況,知道學校的綜合實力,能夠分出上下高低?墒且环矫妫粌H有一些不可預知的可變因素難以把握,就連學校情況的全面了解也有點難,不易做到。更別說各學校之間的相互比較、分出優(yōu)劣了。如何比較呢?要注意方法的科學性,資料的全面性、多樣性、客觀性,以及其可比性,也就是說各種資料進行對比,必須具有可比的條件,符合對比的要求,不然不是沒有意義,就是作用不大,甚至會有副作用。另一方面,如今是信息時代,各種資料滿天飛,各種消息撲面而來,真?zhèn)坞y辨,對錯不知。由于廣大考生及家長不是專業(yè)人士,既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要想在不長的時間內(nèi)了解情況并作出正確的選擇,完成高考志愿填報,就需要只掌握那些對高考志愿填報非常有用的可靠的信息資料,那么對學校之間的相互比較、分出優(yōu)劣需要哪些資料好呢?
1.可信度可用度非常高的學校資料?陀^全面公正準確可靠的資料,非權威部門、機構(即官方)發(fā)布的信息莫屬。雖然我國官方?jīng)]有發(fā)布全國高校的綜合性實力排名,但也不是一點有用的信息都沒有,可用的信息如下:
。1)“985工程”高校(點擊查看)對于“985工程”高校名單尤其是一期名單,筆者認為不能簡單地看待,因為我國官方對先后順序的排列是非常講究的,常常是在未作排名的情況下,在后面加上注明:排名不分先后或以姓氏筆劃為序,“985工程”高校名單,沒有在后面加上注明:排名不分先后,同時排在前9位的就是官方明確指出的創(chuàng)建世界一流大學的高校,那么如此一來,這份名單就很有可能隱含著官方不露聲色的某種排名。廣大考生及家長可以將此作為我國第一層次高校綜合性實力排名的一個方面的參考,當然也不能就此決定自己的高考志愿填報,因為決定報考的因素很多。
。2)“211工程”高校(點擊查看)
(3)教育部直屬高校(點擊查看)
。4)中國科學院和國防科工委及國家民委所屬重點高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哈爾濱工程大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南京理工大學 西北工業(yè)大學 中央民族大學這里可將上述資料這樣運用:劃分為三個層次(或檔次);劃分為四個層次(或檔次);劃分為更多個層次(或檔次)。劃分為三個層次:
、 將“985工程”高校作為第一個層次;
② 將教育部直屬高校與中國科學院和國防科工委及國家民委所屬高校中的“985工程”高校剔除,余下的44所高校均作為第二層次。
、 第三個層次就是列入各省市區(qū)第一批次本科招生學校不屬于以上二個層次的所有高校。劃分為四個層次:
、 當然也可以分得細一些,將教育部直屬高校與中國科學院和國防科工委及國家民委所屬高校中的“985工程”高校剔除(已劃作第一層次不變),余下的44所高校中凡是2005年以前的“211工程”高校作為第二層次。
② 再將余下的12所與其他的未列入的“211工程”高校一起作為第三層次。
③ 第四層次就是列入各省市區(qū)第一批次本科招生學校不屬于以上三個層次的所有高校。當然也可參考這個資料作重新劃分,將141所具有教授評審權的高等學校和列入各省市區(qū)第一批次本科招生學校中不屬于以上三個層次所余下的高校作為第四層次。
(5)具有教授或者副教授評審權的高等學校名單
、 141所具有教授評審權的高等學校
、 116所具有副教授評審權的高等學校具有副教授評審權的高等學校中剔除不屬于以上四個層次所余下的高校作為一般本科學校的分析比較區(qū)別是很有價值的。
(6)自主選拔錄取試點高校。自主選拔錄取試點高校是教育部從2003年開始進行高校招生錄取改革的產(chǎn)物,因此可以說凡是進入自主選拔錄取試點的高校,除了學校的綜合實力非常強以外,學校的招生工作也是比較規(guī)范的,可以讓教育部放心才被選入作為試點的。廣大考生及家長可以將此作為我國高校綜合性實力排名的一個方面加以參考,當然也不能就此決定自己的高考志愿填報,因為決定報考的因素很多。
。7)全國大學一級學科評估排名
(8)全國大學的國家重點學科(見資料附錄)需要明確指出的是全國大學一級學科排名和國家重點學科的分布情況對報考研究生作用非常大,只需“對號入座”就可以了,而對于高考生就不完全如此了,由于全國大學一級學科排名和國家重點學科是根據(jù)研究生學科、專業(yè)目錄進行的,而本科生的專業(yè)目錄與研究生學科、專業(yè)目錄相比有較大的不同,不是一一對應的關系,故而不能簡單地完全“對號入座”,但也不是說完全沒有“對號入座”的,具有非常高的參考可用價值是無疑的。
至于廣大考生及家長能夠正確運用以下資料加以分析、區(qū)別、比較,當然非常好,但是難度有點大。
。1)學校有多少國家重點學科、省市區(qū)重點學科、國家重點實驗室,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因為國家重點學科無論從師資力量、教學設備、教學水平、學科建設都是名列前茅的,實力非常強。
。2)學校教授、副教授數(shù)量。因為教授、副教授不僅有研究課題、帶研究生,而且越來越多的學校規(guī)定,教授必須為本科生上課,這對本科生教育來說是好消息。因此,教授、副教授數(shù)量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該校的科研實力和教育實力。
(3)學校設有多少博士點、碩士點及博士生、碩士生人數(shù),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該校的學術能力和學術水平。
。4)是否設有研究生院,每年高水平的學術論文篇數(shù)多少。當然要考慮到基礎學科的研究周期較長,論文數(shù)量相對會少些。
。5)畢業(yè)生社會認知度及畢業(yè)生就業(yè)率。為什么說正確運用以上指標加以分析、區(qū)別、比較,難度有點大?因為對高校作綜合性實力排名或說作綜合區(qū)別、比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是一件難度非常大的事,因為它起碼需要一套系統(tǒng)、完整的統(tǒng)計指標體系,等等。簡單來說,哪個學校多一個重點學科綜合實力就一定會強一些?哪個學校多幾個教授博導其師資力量、教學水平就一定會強一些?肯定不能這么簡單的類比。但相對來說,以上指標對“985工程”高校、教育部直屬高校的作用要小一些,而對一般本科高校的作用要大一些。
2.有一定可信度可用度的資料客觀全面公正準確可靠的資料,非權威部門、機構(即官方)發(fā)布的信息莫屬。但由于權威部門、機構(即官方)發(fā)布的可用信息有限,就必須將社會組織(個人)即非官方發(fā)布的信息和有關專家、學者或有智人士所著、所編的高考志愿填報指導書籍作為補充。
。1)關于大學排名的資料。我國由社會組織(個人) 即非官方發(fā)布的中國大學綜合排名及分類排名,影響力最大、持續(xù)時問最長的當屬《中國大學評價》課題組。《中國大學評價》課題組組建于1992年,專事中國大學評價研究。自1993年起,課題組開始發(fā)表年度大學排行榜,至今已有14年;由武書連任組長的《中國大學評價》課題組是我國研究中國大學評價課題時間最長的研究集體。
。2)國內(nèi)另三家有影響的大學排行榜發(fā)布單位分別是:網(wǎng)大(始于2001年)和中國校友會(始于2003年)以及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聯(lián)合完成的2006年以來的《※年大學評價報告》。
(3)“大學排行榜”可以作為擇校參照嗎?有些“大學排名榜”失之科學和客觀,如能正確看待和理解,對填報志愿也有幫助。一些教育界人士認為,各種“大學排名榜”的出現(xiàn),是一種社會進步的表現(xiàn)。盡管目前國內(nèi)關于高校的排名榜很多,排名的依據(jù)和參照因素不盡相同,調(diào)查的范圍大小不一,因此有些“大學排名榜”不免失之科學和客觀。對高考考生來說,如果能夠正確看待各種排行榜和理解它們的意義,對于填報志愿也有很大的幫助。例如,這些排名榜幾乎都引用各所高校的科技論文在國際上的發(fā)表數(shù)量和引用次數(shù)作為大學實力的比較標準,從客觀上反映出一所高校在自然科學領域的學術水平,但對于哲學和社會科學方面的水平卻難于體現(xiàn)。同時,衡量一所大學的綜合實力,僅從“學術水平”來評判是不夠的,還必須包括師資力量、教學條件、辦學經(jīng)費、學生質(zhì)量、學生就業(yè)情況等。教育部副部長袁貴仁曾經(jīng)建議,家長在為孩子擇校時,“大學排名可以做適度參照,但不要光看大學排名,還要仔細考察所報考的專業(yè)”,這主要是由于“有的大學綜合排名高,但是在某一專業(yè)上未必強,而有的大學某專業(yè)很強,但綜合排名略后”。他建議,家長可以關注各大學高考咨詢時的專業(yè)介紹。而廣東一些高校的就業(yè)辦負責人則建議,對于面臨升學選擇的考生來說,各種大學排名榜,可以在大體上反映某一所大學的綜合實力。對于“哪些學校是重點”,考生不妨參考一下“211工程”入圍高校,因為進入“211工程”的高校,都經(jīng)過了教育部組織的嚴格評審,具有較強綜合實力。考生在填報志愿時,要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認真選擇高校和專業(yè),不要盲目崇拜大學排名的位次而應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喜好選擇某些專業(yè)實力強的高校。較強的專業(yè)實力不僅為你將來的專業(yè)學習提供一流的師資,更能讓你有機會觸摸到該專業(yè)最前沿。畢竟,選擇專業(yè)在某種程度上就是選擇了未來的職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