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之武退秦師8
來源:網(wǎng)絡資源 2009-10-21 14:36:14
布置作業(yè)
1.寫一段能表達人物個性的語言片斷,要求300字左右。
2.辨析下列多義詞的意思。注意在不同語境中的不同意義和用法。
若:1.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似乎,好像)
2.若舍鄭以為東道主(假如)
3.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你)
說:1.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陳述)
2.故為之說,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雜說〈一種文體〉)
3.秦伯說,與鄭人盟(喜歡,高興)
辭:1.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推辭)
2.停數(shù)日,辭去(告別)
3.不辭勞苦(推托)
鄙:1.顧不如蜀鄙之僧哉(邊遠的地方)
2.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邊境)
3.肉食者鄙,未能遠謀(淺陋)
微:1.則名微而眾寡(細小,輕微)
2.微聞鼠有作作索索(暗暗地)
3.見其發(fā)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稍微,略微)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沒有,如果不是)
之:1.輟耕之壟上(往,到)
2.子犯請擊之(他們〈指秦軍〉)
3.是寡人之過也(的)
4.臣之壯也,猶不如人(助詞,不譯)
附:板書設計
燭之武退秦師
國勢嚴峻秦晉圍鄭
中心人物臨危授命棄積怨擔國憂
亡鄭有利于晉
燭之武說服秦伯借秦立場
存鄭無害于秦離隙秦晉
鄭秦結(jié)盟
大功告成
晉師撤離
教案點評:
本文是《左傳》中的名篇。學習本文要了解燭之武說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認識燭之武機智善辯的外交才能。學習精彩的人物語言——說理透辟,善于辭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動活潑的情節(jié)。掌握文章中出現(xiàn)的古漢語常識,注意多義詞在不同語境中的不同意義和用法。
探究活動
先秦歷史散文的概述
活動目的:
先秦歷史散文內(nèi)容豐富,形式多樣,保存了我國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大量史料,是我國敘事散文的源頭,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希望學生對先秦歷史散文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從而促進他們學習古文的興趣。
活動內(nèi)容:
請同學們查閱古代文學史中有關先秦歷史散文的資料,寫一篇介紹先秦歷史散文的概述,約1000字,并將主要作家的代表作列表。
活動建議:
概述的主要內(nèi)容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先秦歷史散文的發(fā)展情況、主要代表作品、先秦歷史散文的特點、重要價值和對后世的影響。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shù)線
專業(yè)分數(shù)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