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帝國覆亡的歷史之謎
2009-10-21 14:06:05百度貼吧
【摘要】:最近掌握的證據(jù),對解釋羅馬因何在公元5世紀為哥特人不費吹灰之力一舉攻克,也許幫助很大。1969~1976年,在英國南部賽倫塞斯特展開的挖掘工作,在一座公元4世紀末5世紀初的羅馬人的墓群里……
公元410年,哥特人首領阿拉里克率領日耳曼蠻族大軍攻占了有“永恒之城”之稱的羅馬城,西羅馬帝國逐步走向滅亡。但這次事件,并不是西羅馬帝國滅亡的真正原因。那么西羅馬帝國覆亡的原因何在呢?在公元410年攻克羅馬城以前許久,哥特人就在逐漸慢慢地沿用羅馬人的風俗習慣,而在邊遠地區(qū)居住的羅馬人,幾百年來,也不斷接受蠻族文化的影響,同時日耳曼民族雇傭的羅馬士兵也日漸增多,他們對羅馬當然不是忠于職守。
因此,阿拉里克于公元410年攻克羅馬,并非對羅馬帝國致命的打擊。不過,因為那是羅馬帝國800年來第一次被打敗,心理上的傷害,很難估量,也許比破壞建筑物更加不能挽回。這個原因使人們更加容易理解,為什么阿拉里克攻克永恒之城,在歷史上一直被看做是羅馬帝國滅亡的象征;而汪達爾王蓋塞里克于公元454年攻陷羅馬時燒殺搶掠更甚的事實,反而不算什么。
最近掌握的證據(jù),對解釋羅馬因何在公元5世紀為哥特人不費吹灰之力一舉攻克,也許幫助很大。1969~1976年,在英國南部賽倫塞斯特展開的挖掘工作,在一座公元4世紀末5世紀初的羅馬人的墓群里,找到了450具骸骨,多數(shù)骨頭中的含鉛量,是正常人80倍之多,兒童骸骨則更加厲害。這些人可能死于鉛中毒,雖然未能證明這一點。
羅馬人對他們的優(yōu)良供水系統(tǒng)引以為傲,通常都以鉛管輸送飲用水。羅馬人用鉛杯喝水,用鉛鍋煮食,甚至用氧化鉛代替糖調(diào)酒。吃下如此多的鉛,一定會全身無力,吃下大量的鉛還有另一個惡果,就是喪失生育能力。后期的羅馬皇帝經(jīng)常鼓勵夫妻生育更多子女,可能是為預防人口減少,雖然并無精確詳細的人口消長數(shù)字證實有這種現(xiàn)象。即使吸收微量的鉛,對生殖能力也有影響,所以羅馬人很可能因為喝了含鉛的酒和水而致死及致使帝國覆亡。
但這種看法并沒有充分的依據(jù),只是根據(jù)少量考古資料提出的猜測,這種假設還有待更多資料加以證實。
鉛中毒也不可能是羅馬城于公元5世紀被攻陷的惟一原因。如果是這樣,東羅馬帝國為什么能在西羅馬被滅亡后,繼續(xù)存在1000年呢?當然,東羅馬帝國仍然能存在,原因很多:邊疆不長,較容易抵御,可避免外族入侵;同時,東羅馬帝國國內(nèi)治安維持較好。但有一件事情也值得人們關注,就是東羅馬帝國境內(nèi)的鉛礦較西羅馬少得多,所以當?shù)鼐用裰坏脺惡褪褂米哉J為較低劣的的瓦鍋和陶杯。羅馬帝國滅亡的真正原因在哪里?也許還有更多的秘密有待探尋,還有更多的謎團有待解開,人們期待著羅馬帝國覆亡的原因早日真相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