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物理備考:關注熱點難點按五環(huán)節(jié)復習
2009-09-09 10:38:04百靈社區(qū)
物理:關注熱點難點按五環(huán)節(jié)復習2007年高考物理備考已經進入了復習的中間階段,作為考生而言,既要在老師的指導下從宏觀上控制好整個復習的進程和節(jié)奏,又要從微觀上關注問題的細節(jié),如何能做到這一點呢?
避免盲目復習
首先,必須了解當前形勢下有關高考的一些基本要求和相關信息,并在此基礎上,制定出合理的宏觀復習計劃。如果對這些材料一無所知,其復習備考必然帶有盲目性。
在制定高考復習計劃之前,以下幾點是考生必須認真學習了解的:
第一,了解教育部考試中心對于高考命題的相關要求,這些內容包括:高考應該滿足的要求和命題的指導思想、高考試卷的評價標準和高考試題的評價標準。
第二,了解近幾年來教育部考試中心公布的全國高考的一些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就物理學科而言,這些數(shù)據(jù)包括:全國高考物理試題各部分知識內容(包含力學、熱學、電磁學、光學、原子與原子核等)考查的分值比例;試題“易、中、難”的比例;試卷和試題的難度等。
第三,了解近幾年湖北高考試卷評卷中考生存在的主要問題。
第四,了解教育部考試中心對近幾年全國高考物理試卷評價報告的主要精神。
其次,考生還應在老師的指導下,總結近幾年高考試題的共同特點,關注高考的難點、熱點問題。
分析總結高考試題的特點、難點、熱點,有利于微觀上實施復習計劃。近幾年,全國物理高考試題具有以下共同特點:堅持對基本知識、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考查;突出學科內的綜合考查;堅持考查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堅持考查運用已有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注重基本實驗操作方法和原理設計思想的考查;應用數(shù)學處理物理問題的能力居高不下,堅持考查學生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
高考的難點一般出現(xiàn)在如下題型中:選擇題中考查基本概念的多選題;帶有設計性的實驗題;含有豐富信息和復雜關系的綜合計算題(如動量和能量的綜合問題、力電綜合問題、電磁綜合問題、要求利用函數(shù)與圖像的來闡述的物理問題等)。
熱點問題通常有以下幾點:
1、物理主干知識中的一些重要概念的理解:如質量、加速度、力、動量、動能、勢能、溫度、內能、場強、電勢、磁通量等。
2、物理主干知識中的一些基本規(guī)律的理解和應用:如伽利略的落體定律、牛頓運動定律、萬有引力定律、動量守恒定律、機械能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熱力學第一定律、熱力學第二定律、庫侖定律、歐姆定律、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等。
3、與物理量的測量有關的設計性實驗:如速度和加速度的測量、電阻的測量、電動勢的測定、折射率的測定等。
4、中學物理和大學物理中銜接最緊密的地方。
緊扣大綱,把握復習方向
高考的內容不會超出《教學大綱》的范圍。高中要考查的物理知識點,已全部羅列在《考試大綱》的“知識內容表”中,對各部分知識內容要求掌握的程度用數(shù)字Ⅰ、Ⅱ標出。
所考查的能力要求,也是《考試大綱》中規(guī)定的能力和層次,這些都是高三畢業(yè)生應該具備的或者能夠達到的。
2006年《考試大綱》理科綜合科中的物理部分,繼續(xù)保持穩(wěn)定,沒有修訂,估計2007年也不會有什么大的變化。這里必須強調的是,不管2007年的考試大綱作何修訂,考生在復習時應“以不變應萬變”。
也就是說,盡管題型在變、設問方式在變、試題難度在變、試卷結構在變,可是要考查的基本的物理知識、思想方法未變。
值得注意的是,復習時不能一味地死扣大綱,否則一葉障目,作繭自縛,不能有效地培養(yǎng)各種能力的。
備考建議
對于高考總復習,一般要經歷五個環(huán)節(jié):全面復習———專題復習———系統(tǒng)總結———模擬演練———回歸教材。
全面復習的主要目的是:夯實基礎知識,熟練掌握基本方法。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考生可將每一章分成若干個小單元,以“點”為中心,對每一個單元的知識點進行復習回顧。
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的復習,要澄清大部分知識疑點和模糊認識,尤其是對物理概念的理解,克服“眼高手低”的不良習氣,提升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
專題復習的主要目的是:針對難點問題進行專題研究。要“點面”結合,進行專題練習是提高這一階段教學效率的關鍵。
通過一系列配套的專題練習,熟悉各種物理典型模型以及拓展、變遷,加強對高考難點和熱點問題的理解和掌握,提升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和學習遷移的能力。
系統(tǒng)總結的主要目的是:加強學科內乃至學科間的縱橫聯(lián)系,建立完整的知識結構,這是宏觀上把握學習全局的關鍵所在。
在系統(tǒng)總結階段,考生可打破現(xiàn)有的教材的格局框架,對中學物理知識內容進行重整,優(yōu)化結構體系。比如對于物理概念的系統(tǒng)總結,我們可以對中學物理中主要的物理量(物理概念中質和量的統(tǒng)一體)進行整理,從各個側面如按照基本物理量和導出物理量、矢量和標量、過程量與狀態(tài)量等進行歸納和對比。
又如對于物理實驗的系統(tǒng)總結,可以分測定性實驗、驗證性實驗、研究性實驗進行總結,也可以橫向進行“系列化”的總結,“與打點計時器有關的系列實驗的對比歸納”,“測定重力加速度的系列方法”、“測定電阻的系列方法”、“測定電動勢的系列方法”等等。
考生從每一個小的單元到每一章,再到大的單元和更大的物理學分支,逐步推進,最后在頭腦里建立起整個中學物理的清晰的縱橫交錯的結構圖。
在高考最后的階段,一般要進行高考模擬演練。模擬演練的主要目的是:訓練規(guī)范答題,調整考試心態(tài)。高考評卷一向對學生答題規(guī)范化的要求很高,如按要求規(guī)范作圖,規(guī)范書寫,規(guī)范化的符號設定,計算題的規(guī)范步驟等等,都是學生“不經意”丟分的地方。由于近幾年高考物理試題的難度有所降低,因而對試卷的評分也越來越嚴格和“苛刻”,我認為這是非常合理的做法。
調查表明,學生因為各種不規(guī)范因素造成的失分,已經成為拉開高考總分差距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考生可研究規(guī)范解題的步驟和有效得分點,清楚哪些是必要的答題步驟,哪些是不必要的答題步驟,盡量少做“無用功”;針對模擬演練題,考生可根據(jù)規(guī)范要求進行自我評分,是一種極為有效的方法。
對于考試心態(tài)的調整,在后期也顯得十分重要。越來越多的事實表明,評價一名學生優(yōu)秀與否,在高考最后的關鍵時期,智力因素不再是主要的,非智力因素才是主要的。一些學生面對日益臨近的高考,開始顯得煩躁不安或過于緊張,心理壓力越來越大?忌赏ㄟ^高考模擬演練的方式,暗示自己“高考并不可怕”,并能始終保持信心,充滿希望。
回歸教材,把握好最后的“記憶關”。在對物理進行了充分的復習之后,最后來談“記憶”似乎顯得“畫蛇添足”。
我曾經做過這樣的一件事,找來幾位自以為學得好的高三學生,讓他閉上眼睛,慢慢回想這樣一個問題:高中物理三冊教科書中的內容共分哪幾章,每一章又分哪幾節(jié)?
結果沒有一個學生能比較完整地的回答出來,更談不上準確無誤了。這說明我們很多同學在學習中存在很多的“無意記憶”,而“無意記憶”往往又是很模糊的,這是學習物理很忌諱的地方。
物理要求“以物論理,悟物窮理”,靠的是準確的概念和精練的科學語言,模糊的記憶往往表現(xiàn)為“一知半解”。
在最后,考生應回歸教材,對那些模糊的名稱、概念的表述、公式與符號、常用數(shù)據(jù)等等進行“有意記憶”,是不可疏忽的最后一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