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是"富二代"還是"官二代"?
2009-09-04 18:49:01網(wǎng)絡資源
在今年各地高校新生報到期間,“富二代”與“官二代”特別引人注目。早在8月中旬,就有廣州大學新生在網(wǎng)上“炫富”,發(fā)帖詢問“大學城哪里可以加油?我的車是寶馬mini”。而在湖南某高校新生報到現(xiàn)場,常見的、不常見的、甚或沒聽說過的行政執(zhí)法車輛,都來了,這些送子女上學的公車根本懶得“掩飾”,任由人拍照。
不容否認,“富二代”與“官二代”,正成為今日高校所面臨的教育新課題。高校對待“富二代”與“官二代”的態(tài)度,不但關系到這些來自“特殊家庭”的學生的成長,更關系到大學自身的發(fā)展和得失。而不幸的是,有一些跡象,預示著大學似乎已在這方面陷入迷途。
近年來,收“議價生”以拓寬高校辦學資源的建議,不時被一些既是人大代表又是大學領導的人士提出。這可視為高校對待“富二代”的態(tài)度之一。
在“誰有資源,誰就是老大”的今天,一切資源都在被開掘,其中就包括學生資源(主要是其父輩資源)。相對于普通學生、貧困學生來說,“富二代”、“官二代”實在有太多“文章”可做。據(jù)報道,一些高校的學生會干部,是由老師“受家長照顧好孩子的重托”安排“富家子弟”和官員后代去做;在評優(yōu)、評獎中,以至學校社會實踐機會方面,“富二代”、“官二代”往往能得到更高的綜合素質(zhì)評價,獲得更好的實踐機會。如同一些富家子弟露骨的炫富、官員堂而皇之用公車送孩子上學一樣,有的大學已不回避對“富二代”、“官二代”的全面“偏愛”,包括為他們提供單獨的宿舍樓,甚至允許他們包寢室;蛟S,某一天,有高校還會專門開設一個“富二代”學院。
為每個受教育者提供公平的發(fā)展機會,是擁有大學精神的“大學”,應該秉持的辦學理念。普通學生、貧困學生或許沒有可資學校“交換”的課題資源、經(jīng)費資源、人脈資源,卻是成就一所大學的最基本資源―――校友資源。把一個貧困學生培養(yǎng)為優(yōu)秀人才,對于一所大學來說,其間的教育成就,以及獲得的教育投入回報(對社會公平的貢獻,以及貧困生成才之后對社會與學校的回報),實則遠超于“富二代”、“官二代”。這也正是諸多世界一流大學青睞貧困生,至少在各方面評價相同的情況下,優(yōu)先錄取貧困學生的重要原因。
有怎樣的學校,就有怎樣的對待“富二代”、“官二代”的態(tài)度,而這種態(tài)度,將持續(xù)改變學校。我國的大學,因為在校內(nèi)沒有教授委員會、學術委員會,堅守教育標準與學術標準;沒有學生自治委員會,維護每個學生公平的權益;學校行政色彩濃郁,盛行資源導向(以課題、經(jīng)費為重要評價指標)的評價體系,所以,在面對“富二代”、“官二代”時,部分學校的迷失恐難以避免。這種迷失,將進一步敗壞教育與學術風氣,應引起高度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