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哲學系、宗教學系(哲學類)專業(yè)簡介
2009-04-08 13:42:21北大招生網
北大哲學系創(chuàng)建于1914年,是中國最早的哲學系。九十多年來,已培養(yǎng)8000余名畢業(yè)生,具有世界聲譽的哲學家、文學家、歷史學家,如梁漱溟、胡適、朱自清、湯用彤、馮友蘭、熊十力、顧頡剛等曾在這里求學或執(zhí)教。北大哲學系,因此被譽為“思想家的搖籃”。
宗教學系成立于1995年,是中國最早的宗教學系。哲學系1982年在國內率先設立本科宗教學專業(yè),宗教學系以此為基礎,積極開拓,目前已是國內外著名的世界及中國各大宗教的研究重鎮(zhèn)。兩系實行聯(lián)體運作,合并招生,共同培養(yǎng)。
兩系學科齊全、師資雄厚,教師65人(其中教授30人,副教授32人,講師3人),科研、教學水平均居國內領先地位,多次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是教育部最早確認的國家文科人才培養(yǎng)基地,2003年又獲教育部學科評估全國排名第一。兩系擁有8個博士點、8個碩士點以及一級學科博士后流動站,擁有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哲學、外國哲學和美學四個全國重點學科,并有外國哲學研究所、美學與美育研究中心兩個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兩系還有掛靠的兩家研究所、九個研究中心以及《儒藏》編纂中心。
兩系現(xiàn)有在校本科生138人,在讀雙學位112人,在校碩士生173人、博士生127人。近三年本科畢業(yè)生有近一半攻讀國內外研究生(本系就有8個碩士專業(yè)方向可供畢業(yè)生選擇),其余或去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從事教學科研工作,或去國家機關、新聞出版、企業(yè)公司、民主黨派、宗教部門等單位從事行政管理、黨務工作、經濟管理或文化產業(yè)開發(fā),就業(yè)率連續(xù)保持100%。
哲學系、宗教學系從2003年開始實施“加強基礎、淡化專業(yè)”的新教學計劃,要求學生能夠系統(tǒng)掌握哲學基本理論和中外哲學的歷史、現(xiàn)狀,具有廣博的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知識。學生在前三個學期進行基礎訓練,主要包括:哲學導論、高等數(shù)學、馬克思主義哲學導論、中國哲學史、西方哲學史、宗教學導論等;第四學期開始分專業(yè)方向學習,兩系共有以下三個專業(yè)方向。
哲學專業(yè)
該專業(yè)培養(yǎng)具有豐富的哲學史知識和較高的哲學思維能力的理論人才以及具有廣博知識背景的復合型人才,主要專業(yè)課程:中國哲學專題、西方哲學專題、形而上學、知識論、科學哲學、倫理學導論、美學原理。
哲學專業(yè)(科技哲學與邏輯學方向)
該方向培養(yǎng)兼具自然科學和哲學知識背景的綜合型理論人才和科技傳播、科技管理人才,主要專業(yè)課程:科學通史、科學哲學、博物學導論、科學傳播導論、科學社會學、邏輯史、邏輯哲學。
宗教學專業(yè)
該專業(yè)培養(yǎng)宗教學理論人才和宗教事務管理人才,主要課程:宗教哲學、宗教社會學、基督教史、中國宗教史、道教史、印度佛教史、中國佛教史、中國基督教史、伊斯蘭教史、宗教現(xiàn)狀與宗教事務。
哲學系、宗教學系的詳細介紹,參見網頁 http://www.disa.pk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