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形勢與高考復讀
2008-06-23 14:37:09新浪高考文章作者:
2009年北京市高考形勢是目前議論的一個熱點問題,2009應屆畢業(yè)生關注明年的高考形勢,準備復讀的往屆生更是關注,2009年的高考形勢也許最終決定他們是否選擇復讀。
大家關注2009高考形勢主要想了解三個方面的情況:一是招生形勢,二是志愿填報辦法,三是命題趨勢。就以上三個問題談一談個人的想法,供考生、家長參考。
一、2009年北京市高等院校招生形勢
明年全市計劃招生人數及各院校在北京市的招生數額要等到明年5月前后由市考試院高校招生辦下達,F在我們談明年的招生形勢只是一種預測。
2008年北京市高考報名人數約為11.8萬人,其中103789人參加全國普通高校統(tǒng)一考試,14317人參加高職單考單招考試。2008年報名人數同比2007年減少6000人左右。其中應屆畢業(yè)生8.7萬人,占報名人數的84.4%;往屆生約1.6萬人,占報名總數的15.6%;2008年報考文科類的考生約3.5萬人,占報名總數的32.4%;報考理工類的考生約7萬人,占報名總數的67.6%。文史類計劃招生24255人,理工類計劃招生52513人,本科計劃招生44522人,?朴媱澱猩32246人。
2009年應屆畢業(yè)生人數將進一步減少,總數約為7.6萬人,比2008年應屆畢業(yè)生減少1萬人左右。復讀生數字只是個估計,近幾年北京市復讀生的人數一般維持在1.5萬人左右。今年受平行志愿的影響是增是減不好說。我們暫且按1.5萬復讀生計算,那么應屆生和往屆生的總人數預計為7.6萬+1.5萬,總計為9.1萬人,同比2008年減少1萬多人。
我們再看一看近幾年北京市招生計劃與錄取率的情況:
2007年計劃73%,最后達到74%,還多一點;
2008年計劃74%,預計錄取率會高于計劃一個百分點。
如果2009年計劃錄取率繼續(xù)維持在74%左右,那么2009年招生形勢初步結論就是:總人數減少,如果錄取率不變,升學的機會就有了很大的增長空間。
考生及考生家長希望一本、二本的計劃數能夠有大幅增長,大專及高職的比例適當降低,這種愿望是可以理解的,一方面我也希望市領導認真考慮這一宿求;另一方面國家需要的人才也是多層次的,這一點家長與考生也要顧及到。
二、2009年北京市招生辦法的改革
2008年在填報志愿上北京市實行的是平行志愿的混合模式,也就是第一志愿不平行,后幾個志愿采用平行志愿。2009年在填報志愿上存在著兩種可能:一種是再往前走一步,進入到完全平行志愿填報辦法;另一種是再摸索一年,繼續(xù)實行平行志愿的混合模式,到2010年北京市實行新課程高考時一并改革。這個問題要在2008年錄取工作結束后,對平行志愿的總結、分析、利弊權衡后才能得出結論。
三、2009年北京市高考命題趨勢的發(fā)展
“命題”是個敏感問題,也是大家最關注的問題。2009年高考命題繼續(xù)延用大綱版,2010年北京市高考命題開始使用新課程版,也就是說2009年北京市高考命題最后一年使用大綱版。2010年北京市使用的新課程版在全國屬于第四批,2010年北京市高考命題不僅僅是大綱版轉為課程版,在考試科目組的設置上也會做出調整,現在我們沿用的3+綜合科目組也會進行調整。另外會考成績的計算辦法,與高考是軟掛鉤還是硬掛鉤也是個未知數,這些政策我們希望2008年年底能有個眉目,考生及家長會早踏實一點。
考試改革的重點是檢測思想、檢測目標、檢測方向、檢測方法的改革,一句話是檢測理念的改革。具體呈現在考生面前的大致有這樣幾個方面:一是考試內容、考試題型、試卷呈現方式(如選做題、選答題等);另一方面是試卷、試題的難度(相對難度與絕對難度的控制),試卷的長度、試卷的易中難比例以及試卷的梯度等等。關于試卷的難度、長度、易中難比例、梯度一般在國家制定的《考試大綱》中有明確表述,各省市依據錄取率要做些調整,錄取率越高,這些標準也會隨之降低。關于考試內容、題型、試卷呈現方式的改革為了保證從大綱版向課程版的平穩(wěn)過渡,北京最近幾年的高考試題逐步體現了課改的理念和精神。這幾個方面從大綱版向課程版的改革不是顛覆性的改革,一定要用“顛覆性”這個詞,應當用在教學之中,用在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人才觀念之中。對于考試,特別是高考這樣涉及千家萬戶的大事一定要十分慎重、十分穩(wěn)妥。從大綱版向課程版過渡必須是積極的也必須是穩(wěn)定的、穩(wěn)妥的。
我們回憶一下北京市九年義務教育的改革,特別是中考改革?-過幾年穩(wěn)定、穩(wěn)妥的改革,“分科推進”、“分區(qū)推進”到2008年北京市中考各科、各區(qū)全部進入了課程版,學生穩(wěn)定、老師穩(wěn)定、學校穩(wěn)定、社會穩(wěn)定,取得了很好的改革效果。高考也是一樣,改革有一個過程,改革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必須保持改革的連續(xù)性。我們現在看一看全國首批改革四個省——山東、寧夏、廣東、海南,到2008年已?-是第二年了,今年?-蘇也加入了改革的行列,從這幾個省的高考看,內容、題型、試卷呈現方式有了長足的進步,但總體上是穩(wěn)定的、穩(wěn)妥的,保證了改革的連續(xù)性和持續(xù)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些同志認為2009年是復讀的最后機會,意思是說明年的高三學的大綱版,如果要復讀就必須參加課程版高考,因此得出結論:今年的高三學生要復讀是最后的機會。我是這樣想的,“高考是為高校選拔有學習潛在能力的新生”,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則是:“公平、公正、有效”。所謂“公平、公正、有效”既包括錄取,也包括高考命題。而這個“公平、公正、有效”的原則面對的不僅僅是應屆生,也包括往屆生,在制定錄取辦法原-則時絕對不能歧視往屆生,特別是在命題改革時,絕對不能傷害往屆生,只有做到這些才能真正體現高考的“公平、公正、有效”。全國的高考就科目組的改革已?-有了好幾個回合了,“大文、大理科目組”、“3+2科目組”、“3+x科目組”、“三南科目組”等等,每一次改革都是平穩(wěn)的、穩(wěn)妥的,面對全社會的。至于考試內容的改革我們?-歷了從“知識立意”向“能力立意”的過程,又?-歷了從“能力立意”向“問題立意”的過程,把學科知識與生活、生產、科技緊密結合,這種改革也是面向全社會的、穩(wěn)定的、穩(wěn)妥的。全國第一批走入改革的四個。荷綎|、寧夏、廣東、海南已?-給我們做出榜樣?傊呖家嫦蛉鐣鸵獔猿帧肮、公正、有效”的原-則。那應該如何表述2008屆考生的復讀問題呢?坦率地說:本屆高三還有機會參加北京市大綱版高考的收關考試是一種幸運,起碼在心理上他們沒有課程改革的障°-,可以踏踏實實再復習一年,最終實現自己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