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復讀生最后一月如何沖刺
2007-05-16 14:54:12京華時報
距離高考已不足一個月,2007年高招志愿填報工作已經(jīng)漸近尾聲,在這關鍵的時期,占全市應考學生總數(shù)15%以上的高考復讀學生正承受著來自社會各個方面的比應屆考生更大的壓力。在最后的沖刺階段,復讀生更應該注重復習方法,調整心理狀態(tài)。
復讀生錄取大多不受歧視
記者了解到,在高招錄取工作中,除部分軍事、民航和警察院校限招復讀考生外,絕大多數(shù)高等院校對于復讀學生的錄取原則與應屆生是完全一致的,不存在歧視往屆生的情況。據(jù)了解,就復讀學生的學習狀況來說,普遍比較刻苦,但每一年仍然有相當數(shù)量的復讀生由于各種原因再次失利,而其中應考策略及狀態(tài)調整不當是重要原因之一。
復讀生應更重基礎
對于復讀學生來說,他們普遍存在的問題是,聽多做少,看多思少,歸納總結環(huán)節(jié)缺失將嚴重阻礙成績的進一步突破。因此最后階段復習更應回歸基礎,注意基本概念、基本規(guī)律的深入理解和各知識點之間脈絡輪廓的摸索總結,認真回顧以往所做習題,尤其是易錯題和常見題,總結歸納固化典型習題基本處理模式,既不能泛泛瀏覽書本,也不可盲目陷于題海。同時,仔細分析歷次大考失誤分數(shù)的成因,是心態(tài)緊張、審題計算錯誤還是時間分配不當?shù),有針對性地予以訓練糾正,基礎較好的同學可以適當增加綜合模擬練習量。另外,部分復讀學生因為心理壓力過大,復習時間過長,越到臨考反倒越容易急躁,復習越容易陷于盲目,專家建議考生靜下心來反思,尋找問題差距,并針對問題制訂詳細的學習計劃,保證每天的學習充實高效,心態(tài)也會趨于平和。
調整心理預期
不少專家認為,復讀考生最后階段相比應屆生更容易出現(xiàn)各種不良心理表現(xiàn),比如盲從心理、僥幸心理、恐懼心理、偏激心理、厭煩心理、自卑心理、懈怠心理等,調整不當,都可能導致復讀一年前功盡棄。
北京銘師堂學校校長馬永剛告訴記者,越到最后階段,復讀學生越要對自己充滿信心,相信自己經(jīng)過近兩年的復習,基礎知識已無明顯漏洞,已經(jīng)完全具備挑戰(zhàn)高考的實力,家長也不要把緊張焦慮的心情傳遞給學生,不要表現(xiàn)出對學生學習的過分關注,不要向學生傳達一些無關高考的影響學生情緒的信息,更不要用刺激性語言打擊學生信心,應注意保持平和的心態(tài),冷靜對待學生的得與失,以輕松樂觀的態(tài)度感染學生,幫助學生在每一次問題的總結中獲得提升,強化自信心。
沖刺班和串講班并不必要
高考臨近,記者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市場上的各種高考沖刺班和串講班特別火爆,那么復讀生有無必要參加這些輔導班來充電呢?多位專家建議,復讀生不要過多參加這類輔導班。因為經(jīng)過長時間復習,大多數(shù)復讀生基礎知識漏洞已不明顯,復習中常見題型已經(jīng)基本涵蓋,現(xiàn)在更重要的是對已學知識點進行系統(tǒng)梳理和對典型題目的分類歸納,來達到提升自己的目的,同時加強針對性訓練來進一步查漏補缺和鍛煉應試能力。最后階段切不可不顧自身情況盲目從眾或者互相攀比,報著多聽多得的思想惡補一氣,結果費時費力,荒疏了自我的知識消化整理,不但事倍功半,或使復習陷于盲目,還有可能因輔導難度的不合適而嚴重打擊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