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qū)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東北地區(qū)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qū)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qū)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qū)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qū)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qū)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首頁 > 高中頻道 > 高中課程標準 > 江蘇:“高考改革時代”難得的樣本

江蘇:“高考改革時代”難得的樣本

2007-04-12 14:14:29中國青年報

    4月9日的學業(yè)水平測試一結束,江蘇省49.6萬名高二學生隨即換上了新課表??除了兩門選修課程和體育課之外,在高考前他們只剩下語文、數學和外語。

  去年在全國范圍內引發(fā)討論的江蘇高考新政已正式實施,這套突出了基礎學科地位的高考方案被認為顛覆了“傳統(tǒng)高考”。實際上,江蘇省自2000年實行“3+X”高考改革以來,單從高考科目設置上,8年來已歷經4次重大調整。在改革力度與頻率上,即便是第一批實行新課改的廣東、海南、山東、寧夏等4省區(qū)也不能與之相比。比如寧夏今年將要實施的“3+小綜合”已經是江蘇8年前的老方案。廣東2007年的高考方案因為“選考科目的公平問題”備受爭議,而類似的考法在江蘇已經實行3年,且行將廢止。

  根據教育部的計劃,2010年以前,全國所有省市都將實行高中課改,與之配套的高考改革也勢在必行。對所有“摸著石頭過河”的高考政策制定者以及一線的高中老師、學生來說,江蘇的幾次變革無疑是“高考改革時代”難得的樣本。

  物理化學成“副科”新方案公示眾口難調

  江蘇的新高考方案直到今年3月14日才得到教育部的正式批準,在此之前是長達半年的爭論。

  2006年9月22日,江蘇省教育廳公布了該省2008年高考方案,方案中首次提出“3+學業(yè)水平測試+綜合素質評價”模式。高校錄取時,將按語數外3門統(tǒng)考成績劃定省控線,各高校再參照考生的學業(yè)水平測試等級和綜合素質評價錄取。

  與高校錄取掛鉤的“學業(yè)水平測試”很快成了爭議的焦點。江蘇省教育廳負責人認為,此舉將改變過去高考“一考定終身”的弊端,高考徹底成為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同時,學業(yè)水平測試也迫使中學開足所有課程,從推進素質教育的角度看算是比較“狠”的一招兒。

  盡管方案設計的初衷是希望“全面評價學生,各科不可偏廢”,但是在高校錄取中,“統(tǒng)考3科的成績”與“學業(yè)水平測試等級”的權重明顯不可同日而語。這在無形中把學科分成了三六九等。

  首先對此提出異議的是江元生、陳懿、陳洪淵等5名中科院院士,2006年8月,即方案公示前,他們就聯名向江蘇省教育廳寄出了一份建議書,指出如果把物理和化學降為“副科”,只以等級劃分,會導致中學生對物理、化學不重視,不利于高校選拔培養(yǎng)科技創(chuàng)新人才。

  “物理最能反映一個學生對物質世界規(guī)律性的認識,可以考查一個學生的思維能力、動手能力、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蹦暇├砉ご髮W校長徐復銘隨后也建議有關部門在制定方案時“三思”。

  由此延伸出的話題是“誰會因為新高考方案受益”。啟東中學校長王生認為:新高考方案呈現三大特點:一是高考統(tǒng)考語數外3門,兩門語言類課程,文科比例加重了。二是城市學生和農村學生比,城市學生見多識廣的優(yōu)勢將會得到體現。三是女孩和男孩比,女孩在語言學習等方面有較大的優(yōu)勢,而男生通常在數理化、邏輯思維方面的特長得不到發(fā)揮。很多人由此得出結論“新方案將有利于城市考生和女生”。

  “真是眾口難調,蘇北學生說經濟條件好的蘇南學生占便宜,男學生說女學生文科好占便宜。理工院校的教授抱怨,理科被弱化了會造成人才的結構性失調;文學院的老師卻拍手稱快,說重理輕文也該降降溫了!”南京市招辦一位負責人說,“爭論是必然的,高考涉及面太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要在各方利益中找平衡確實不容易”。

  在廣泛征求意見之后,江蘇高考方案最終還是作了調整:外語總分從150分降到120分,語文、數學總分各增至160分,所有選報理工科專業(yè)的考生必須選修“物理”。此外,原方案中的3次“高考”簡化為兩次,選修科目等級被細化,填志愿的“門檻”也按照建議被抬高。

  方案經教育部批準后,在北京參加兩會的江蘇省教育廳廳長王斌泰感慨道:“2008年江蘇高考方案是全社會共同努力的結果!

  8年調整4次 一年幾十萬學生“摸著石頭過河”

  不過,在采訪中,不少來自一線的教師認為,此次高考改革方案“公示后的調整”也只是在原有決策下的微調,在實際操作中是否公正、合理尚需時間檢驗!爸辽佻F在看來,對確保學生全面發(fā)展是有利的!丙}城中學居正中老師說。

  “從2000年開始,江蘇高考方案8年來已經改了4次,包括‘3+小綜合’‘3+大綜合’‘3+1+1’,還有就是現在的新方案。經?斓礁呷,新的方案出臺了,學生連一套高考真題都找不到,一年就有幾十萬名學生一起摸著石頭過河。”一位語文老師表示,現在學生和老師最怕的就是高考政策不穩(wěn)定。“很多人不理解,如果一套高考方案的生命周期只有兩年,能說這套方案是成功的嗎?”

  南京理工大學校長徐復銘也表示,在當今的國情下,高考仍是一種最公平的選拔手段,因此改革是必要的,但不能過于頻繁、輕率!皬慕K這幾年的高考改革來看,是有點過于頻繁了,中學老師、學生和家長都感到無所適從,高校在選拔人才時也時常感到為難。”徐復銘說。

  一位物理老師給記者舉例,江蘇省從2002年實行的“3+大綜合”,“大綜合”即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政治6門課出一張卷子,初衷是為了打破文理分科的弊端,考查學生的綜合素質。結果實施起來卻發(fā)現,學生要同時抓9門課,負擔太重,而高校在選拔人才時也較難區(qū)分學生的特長。

  于是,“3+大綜合”只實施了一年,2003年起,江蘇省開始采用“3+1+1”模式,除語數外3門之外,考生可以在物、化、生、歷、地、政6門中任選兩門,一共15種組合方式。結果不僅中學組織教學困難,高校錄取中更是遭遇了“選考科目的公平問題”??因為各學科難度無法統(tǒng)一,學生選科不同卻又統(tǒng)一劃線,那么必然有學生會覺得吃虧。比如從某年全省平均分來看,物理比地理低了20分,于是不少學生趨易避難,也相繼出現了“生物+地理”這類奇怪的組合。

  “2005年,我?guī)Ц呷?2個理科班,有6個班學生物,4個班學化學,只有兩個班還在學物理。高二13個班中只有3個班正常學物理,其余班級為了應付會考,每周僅上一節(jié)物理課!边@位物理老師眼看著“物理”在高考指揮棒下淪為“副科”。

  據南京市招辦一位負責人介紹,這幾年一些高校為了在江蘇選拔到理工科人才,只能自己設限。比如北大、清華要求理科生必須選物理,本一院校要求理科生必須從“物、化、生”中選兩門。“最后很多本二學校招到的理工專業(yè)的學生都是學文出身,到了大學要先補一個月高中物理。”這位負責人說,這也是此次江蘇高考新方案中要規(guī)定“報理工科必須選修物理”的原因。

  在此次高考新政出臺前,一家南京媒體專門召集了10名高校招生人員和10名中學一線教師評價此前的高考模式,結果,在高校招生人員中,有7人推崇“3+小綜合”,有兩人認為上世紀90年代全國統(tǒng)一實行的文理分科考試最佳。

  “其實在現階段,想找到盡善盡美的高考模式確實很難!痹逃靠荚囍行闹魅乌w亮宏評價說,即便是現在大多數省市實行的“3+小綜合”也存在弊端,比如該模式側重考查的學科間綜合能力,所涉及的知識卻只是幾個學科的邊緣內容,無法客觀反映學生的真實水平,“從這些年改革的情況看,或許應該從改良考試內容上多下功夫”。

[標簽:高考 高校 物理 啟蒙教育]

分享: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yè)分數線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高考網微信
    ID:gaokao_com

  • 👇掃描免費領
    近十年高考真題匯總
    備考、選科和專業(yè)解讀
    關注高考網官方服務號